社区民警秦童玲和她的“三三三工作法”
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有这样一名社区民警,她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创新的工作方法,默默守护着社区的和谐与安宁,赢得了辖区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她就是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鼓楼派出所副所长秦童玲。
自2018年,踏上鼓楼社区这片“热土”以来,秦童玲始终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为座右铭,不断探索和实践,创立了独具特色的“333”工作法,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联”调处化纠纷,彰显矛盾不上交的“硬核”担当
鼓楼派出所辖区环境复杂多变,出租屋、小旅馆、小场所星罗棋布,各街巷纵横交错,治安形势严峻复杂。面对这样的挑战,秦童玲深刻认识到,单打独斗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必须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为此,秦童玲创新性地提出了“三联”调处机制,即主动联系政府职能部门、主动联系企事业单位、主动联系村(居)委会,形成有效合力,助力调解矛盾纠纷。这一机制的提出,不仅打破了以往各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还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势互补,为矛盾纠纷的化解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实际工作中,秦童玲更是身体力行,主动作为。她带领社区工作队,深入基层一线,排查矛盾纠纷线索,及时将涉及矛盾纠纷的警情推送至相关部门和单位。同时,她还积极联合街道办、村(居)委会等力量,共同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确保矛盾纠纷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化解。
“我们要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不能让‘小矛盾’演变成‘大问题’。”秦童玲坚定地说。她深知,只有让群众从内心深处认识到矛盾纠纷的危害性,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因此,她经常组织警民恳谈活动,通过面对面交流,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在一次走访中,秦童玲了解到辖区有两户邻居因宅基地问题发生纠纷,双方一见面就剑拔弩张,居委会多次调解无果。得知这一情况后,秦童玲立即主动联系司法所、村建站、居委会等部门,一起上门调解。她耐心地听取双方的意见和诉求,用“六尺巷”的典故来劝说双方各退一步。经过她的不懈努力,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解协议,握手言和。
这一案例的成功调解,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实际问题,还进一步增强了秦童玲在群众心中的威望和认可度,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深刻内涵,成为辖区群众心中的“贴心人”。
“三防”联控保安全,筑牢平安不出事的安全屏障
在治安形势严峻的背景下,秦童玲深知只有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治安巡逻体系,才能有效地维护辖区的安全稳定。为此,她提出了“三防”联控机制,即派出所主防、企事业内防、村(居)委会协防。这一机制的提出,为辖区的治安防范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在实际工作中,秦童玲带领派出所民警定期开展治安巡逻工作,加强对复杂场所和重点区域的监控力度。她认为,只有做到“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才能让群众感到安全放心。同时,她还积极与企业内部安保力量沟通协调,共同做好本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此外,她还充分发挥村治保会和村组的作用,组织他们开展本村主要出入路口和要道的巡逻工作,确保辖区内的治安状况得到有效控制。
为了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秦童玲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她深知传统的宣传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积极探索新的宣传方式和手段。她组建了“女警宣传小分队”,以警民恳谈活动的方式深入村寨开展反诈宣传。她们根据群众的作息习惯,白天到小区“以案说法”,晚上到夜市“摆摊设点”,向群众普及反诈知识。同时,她还联合“美团”“跑跑”等公司通过外卖员将反诈宣传册送至居民手中,让反诈知识深入人心。
秦童玲更是自学短视频剪辑技术,自编自导自演创意宣传视频,并制作反诈表情包,将常见的诈骗案例等发在各个警民微信交流群里。这一系列的创新举措让群众更加直观地了解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性和防范措施,进一步提高了民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我们要让群众知道,诈骗分子无处不在,只有时刻保持警惕,才能避免上当受骗。”秦童玲语重心长地说。在她的带领下,辖区的治安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三心”为民促满意,淬炼为民服务的赤诚忠心
作为一名社区民警,秦童玲知道自己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她始终以“接待群众要热心、说话交流要暖心、为民办事要称心”为服务宗旨,尽心尽力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她看来,只有真正走进群众的心里,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在推广警民微信交流群的建设工作中,秦童玲积极作为,通过这一平台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和疑虑。“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因此,她不仅自己熟练掌握了微信等社交媒体的使用技巧,还积极培训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提高他们的信息化素养和服务能力。
除了线上服务外,秦童玲还经常开展上门服务、节假日服务等贴心暖心的工作方式。她了解到,有些群众因为年龄大、行动不便等原因,无法到派出所办理业务。因此,她主动上门,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在一次走访中,秦童玲了解到有两个孩子因为父亲长期康复治疗、母亲离家出走多年而一直未能上户口。得知这一情况后,她立即行动,多次往返于学校、医院和政府部门之间,最终帮助这两个孩子解决了上户口和上学的问题。当看到孩子们背着新书包蹦蹦跳跳走进教室的那一刻,秦童玲的心中无比欣慰和满足。
在关爱未成年人成长方面,秦童玲同样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她积极创建鼓楼派出所未成年人“朝露工作室”,邀请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和学校教师等力量共同参与,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辅导、法律咨询和帮扶救助等服务。同时,她还组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警+司+民+N”的调解团队,全面开展妇女儿童温情关爱活动。近三年来,秦童玲积极参与打击涉及侵犯妇女儿童权益的行政、刑事案件,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作为一名社区民警,我就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秦童玲朴实的话语中透露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深刻内涵,成为辖区群众心中的“守护者”。秦童玲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创新的工作方法,默默守护着社区的和谐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