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兼职就能当网红,是“馅饼”还是“陷阱”?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怀揣着“明星梦”“网红梦”,试图跻身到网红主播的行列当中。
现实中,有不少的MCN公司(与内容创作者合作或直接生产各种独特内容的任何实体或组织)为这些学生编织了一个看似前景美好的网红主播之“网”,然而,当学生们怀揣着成名的梦想踏入其中,等待他们的可能是隐藏在直播兼职背后的各种陷阱。
签约MCN公司会遇到哪些“坑”?想要从事主播行业的年轻人该如何避免踏入“天价”陷阱?
兼职主播欲解约,被诉高额违约金
2023年10月中旬,某传媒公司通过短视频平台私信联系杨某,告知其公司主做美妆宣传,要签约孵化大学生素人网红。在杨某称其刚上大学、完全不了解这一行时,某传媒公司多次表示不需要交付任何费用、不需要进行直播,由公司投入培训和孵化,并对视频拍摄、后期剪辑以及账号运营策划全权负责,喜欢就继续做,不喜欢就把账号归还公司。
2023年10月底,双方签署《平台公司合作协议》并建立了“一对一运营服务群”。在这之后,某传媒公司在群内发送了部分文档文件作为对杨某的培训,进行了两次拍摄并投送抖音服务平台,每次均将费用过万的转账单据发送至群内要求杨某予以确认。
在1个月的“兼职”过程中,杨某发现,公司并没有对她进行任何“服装选款搭配、美妆、视频拍摄、供应链等多方面”的培训,对于承诺的“艺人生活管理、推广宣传、包装、媒介、策略规划、作品创作及制作、出访和社交活动”等服务也均没有任何履行,拍摄均选择室外免费场地和兼职摄影师,拍摄过程不专业。
2023年12月,某传媒公司开始要求杨某进行直播,杨某拒绝直播并提出解约。于是,某传媒公司将杨某诉至法院,要求杨某支付违约金20万元,并承担多次拍摄费用及律师费用。
法院驳回传媒公司全部诉求
庭审中,某传媒公司未能提交证据证明其公司旗下存在正常孵化、账号正常运营的主播。同时法院查明该公司存在与多名大学生短期内进行签约后诉至法院的情况。法院认为,原被告双方签订《平台公司合作协议》,从合同的履行情况来看,在合同签订之后,某传媒公司并未按照合同约定对杨某进行相关“服装选款搭配、美妆、视频拍摄、供应链等多方面”的培训,仅在微信群中发送几份文档的行为不足以证明其尽到了培训、孵化的相应合同义务。
结合双方协议签订前的沟通,公司多次承诺杨某无需进行直播,并多次表示“喜欢就继续做,不喜欢你就把账号归还给我就行了”,现其主张杨某拒绝直播、主动提出解约系存在违约并要求杨某支付违约金的行为没有依据。
对于某传媒公司支出的相关费用,首先,其支出的拍摄费用和购买账号的费用,并不符合市场一般价格情况,且收款主体方身份不明;其次,某传媒公司作为一个专业的传媒公司,与长期合作的摄影团队、账号中介团队没有签署合同,明显不符合公司的正常交易习惯;最后,对于购买抖音服务的费用,无法证明其实际支出了该费用以及用于被告的抖音账号引流。
最终,法院驳回了某传媒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
法官提示:签署协议应仔细查看条款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法官表示,网络直播行业虽充满机遇,但同样暗藏风险。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而言,在追求梦想的同时,更应注重自我保护,避免落入不法商家的陷阱。
上述案件中,某传媒公司旗下不存在正常孵化、账号正常进行运营的主播。其在2023年10月底与杨某签署协议后,11月要求杨某在群聊中确认各项高额费用,12月即诉至法院要求杨某支付违约金并承担各项费用。经查,该公司与多名大学生均采取上述模式签约,短期内诉至法院。
“很明显,该公司是给签约风险意识淡薄、受利益甚至成名诱惑的大学生设下圈套。”法官说。
对于想要从事直播行业的年轻群体,法官建议,要理性辨别MCN公司的专业与能力,衡量自己的时间精力以及合同约定,签署合同前要征求身边师长亲友的意见,不可单单听信MCN公司的口头承诺或抱有侥幸心理,最终使自己背负上沉重的违约金,影响自己的未来。
决定与MCN公司进行签约时,应当对MCN公司进行详细透彻的了解,对其业务范围、经营状态以及旗下其他主播的状态进行询问与查询。签署协议时也要仔细查看协议条款,特别注意赏罚条款及违约金条款,有疑问应及时询问,发现合同漏洞应追问,同时注意保留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