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和发展同等学力法学教育 拓展实践法学人才培养渠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改进法治宣传教育,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法学教育作为培养法治人才的核心阵地,其发展模式和质量直接影响国家法治建设的进程与成效。在同等学力法学教育领域,如何提炼、借鉴有益经验,探索、构建既接轨国际先进教育水准,又紧密结合我国法治建设实际需求的新型同等学力法学教育模式,为我国法治社会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法律人才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同等学力法学教育及其高标准要求。同等学力法学教育是一种特别为那些拥有丰富实践经验但不具备常规学历背景的法律从业者或爱好者设立的教育通道,旨在帮助他们提升法学专业知识和学术素养,进而有机会获取正式的学位认证。在学术成果要求上,同等学力法学教育可以采取高标准,要求学生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甚至可能要求其独立撰写学术专著。这样严格的学术考核机制不仅可以确保教育过程本身的公平性和透明性,而且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在严谨的学术环境中不断磨炼自我,实现知识结构的升级和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教育公平性与拓展教育资源问题。同等学力法学教育虽为非全日制、非传统学历背景的法律从业者提供了获取更高学位的可能性,但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在高校内部职称评审体系中,这类学位的获得者有时会遭遇不同程度的认同挑战,折射出教育体系内存在的公平性问题。为了确保教育公平,应聚焦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一方面,确保高等教育资源覆盖更多的社会人群,包括已步入工作岗位但仍希望继续深造的法学专业人士;另一方面,应适时调整和完善现有的职称评审制度,使之可以客观、全面地评价各种教育经历和学术成果,充分尊重和认可同等学力的实践法学教育价值和贡献。
重视研究实践价值与自主研究能力培养。同等学力法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在于更强调法学理论与社会实践之间的深度融合。在这一教育模式下,学员不再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学习层面,而是被鼓励运用自己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主动发掘现实法律问题,开展独立且有针对性的研究。这使得学员可以在解决实际法律事务中不断提升法学研究能力和水平。因此,同等学力法学教育赋予了法学研究更强的实践指向性。它不仅关注理论建构,还注重法学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效果,可以有力地促进法学研究成果向实际工作场景转化,进而提升学员在法律服务、司法实践等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以此推动法学教育体系深刻变革与创新。
鼓励社会创新与教育驱动发展。同等学力法学教育在设计理念上,可以积极汲取并融合现代教育理论精华,借助教育的推动力,助力社会创新与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该教育模式超越单纯培养研究型人才的框架,以多元化教育为视角,强调打破以往法学教育中过于偏重理论研究或实践经验的单一培养路径,着力发掘和培养一批既有扎实深厚的法学理论根基,又具备丰富实战经验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因此,学员通过同等学力法学教育,不仅可以在法学理论层面达到一定深度,还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升华理论知识,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统一。这种教育模式对于满足社会对综合型、实战型法律人才的需求,推动法学教育与时俱进及提高我国法治建设的整体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
推进研究方法普及与深化研究人才精细化培养。可以积极借鉴国外一些成熟教育项目的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与需求,探寻适合我国同等学力法学教育的研究方法、教学路径和人才培养策略。在研究方法教学上,可以引入案例分析、模拟法庭、小组研讨等多种教学模式,强化实证研究、跨学科研究、比较法研究等多元研究方法的应用能力培训,以提升学员解决复杂法律问题的综合能力。在高层次研究人才培养方面,应注重个性化培养方案的设计,鼓励学员根据自身职业规划和兴趣特长,开展原创性、创新性研究,同时提供充足的学术交流平台和研究资源支持,促进研究型人才的成长与成才。总之,可以通过吸取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同等学力法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更好地构建一套科学、高效的教学体系,培养出更多既有深厚法学理论功底又掌握前沿研究方法的高层次法学法律人才,以便在实践中引领和推动法学教育创新发展。
在比较借鉴东西方法学教育模式中融合发展。全球化大背景下,通过对东西方法学教育体系的认知逻辑、制度设计、文化理念及运行机制进行全面、深入的比较和借鉴,不断完善我国同等学力法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可以借鉴西方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文理学院制度,探究我国同等学力法学教育模式创新和突破。例如,西方教育体系中,文理学院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视野,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个体全面发展,这为我们进一步优化同等学力法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可以通过借鉴这些理念,强化法学教育中的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倡导法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深厚法学素养和卓越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法律人才。
总而言之,面对全球教育格局的变革与我国法治建设的迫切需求,我国同等学力法学教育只有通过开阔的全球化视野,深刻理解并借鉴东西方法学实践教育的精髓,才能真正找准新时代我国同等学力法学教育的发展定位,优化教育教学方法,丰富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出一大批既有扎实法学理论功底,又具备解决实际法律问题能力的复合型、实战型法律人才。唯有如此,我国同等学力法学教育才能在新时代背景下发挥出更大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的价值,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法治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本文为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民事司法程序现代化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21&ZD2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为华东政法大学公共法律服务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