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光山县公安局火车站警务室助推社区警务提档升级

擦亮平安底色 绘就幸福画卷


  近年来,河南省光山县公安局火车站派出所火车站警务室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五色工作法”,助推社区警务提档升级,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一抹“党建红”解开万千心结

  火车站警务室按照“党委主抓、政府主建、民警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打造一支高质量社区警务团队。在警务室民警的建议下,火车站管理区委员会创新成立“书记工作室”,加入社区警务团队,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每周用半天时间接待群众来访,听取群众诉求,每周召开一次会商会议,就重大矛盾纠纷和疑难信访问题集体研究、制定措施、全力化解。

  不久前,辖区胡店村村民余某虎80岁的母亲生病,在外务工近20年的余某虎赶回老家,想在原宅基地上建房,方便照顾母亲,但因建房占地问题与邻居余某成协调未果,并因此争吵不断,甚至多次发生冲突,村干部多次调解均没有效果。获知情况后,社区警务团队民警立即联系相关部门联合进行调解,历时7个月的矛盾终于得到圆满解决。

  群众只进一扇门,便可解心中万千结。火车站警务室在社区警务团队建立党支部、在网格建立党小组,探索“党建+警务”的基层治理模式,做细、做实、做优平安建设的“细胞单元”,把管理和服务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全面推行矛盾纠纷、信访积案、网上舆情、“12345”热线等进网格,探索“4+N+网”基层治理模式,通过“书记工作室”推动社会治理疑难复杂事件、苗头性风险隐患、尖锐矛盾纠纷进入闭环程序化解。


  无悔“藏青蓝”守护乡村平安

  2024年春节期间,火车站警务室民警通过前期走访群众和矛盾纠纷排查获取了在逃犯罪嫌疑人刘某将到亲友家中拜年。民辅警放弃假期休息,来到刘某亲友家附近蹲点守候,待刘某饭后返回途中,当场将其抓获。

  这是火车站警务室民辅警全时空守护、全方位防范的一个缩影。不分春夏秋冬和白天黑夜,民辅警白天深入大街小巷,走进田间地头,登门入户、背包驻村,访民情、解民忧、护民安、化矛盾、除隐患;夜晚与社会力量组成联合巡逻队,不间断巡逻,织密治安防控立体网。今年以来,协同派出所抓获网上逃犯5人,打掉长期游离在潢川、光山两地的流动赌场,当场抓获违法人员23人。

  “警务室就是我们身边的派出所,社区民辅警就是流动的110,他们全时空守护辖区平安,让我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安全感。”近日,杨女士来到火车站警务室,将一面锦旗和一封亲手写的感谢信送到值班民警手中,感谢民警热心帮助其找回丢失的手机。据了解,事发当天,杨女士去参加家庭聚餐,路上不慎将价值6000多元的手机丢失,手机里面存有许多重要的个人信息。接警后,民辅警挨家挨户走访,并在警民联系群中发布情况信息,经过两天走访,最终找回了杨女士的手机。

  火车站警务室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从大处着眼、小事做起,积极组织入村庄、进社区、走企业、访群众,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查找问题线索,用“小警务”织就“大平安”。与此同时,通过相邻区域多警种相互策应,做到“散则成网”巡逻防范,“聚则成拳”集中打击,让有限的警力释放最大效能,形成精准化打击违法犯罪、零距离服务群众、全时空守护平安的新发展格局。


  融合“红黄绿”共绘和谐家园

  “警察同志,小杨店的河沟里有位老人想不开,你们快过来看看!”不久前,光山县公安局火车站派出所接到辖区一热心群众报警求助。生命至上,刻不容缓,民警刘杰和辅警李锋、王昆火速赶到现场。此时,老人已被该热心群众从河沟里扶起,但由于河里淤泥较深,该群众无法独自将老人拉到河边,只得向民警求助。民辅警合力将老人从河沟扶到河边,再顺着陡峭的河岸一点点转移到安全地带。

  经询问得知,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因上午和妻子发生争吵,再加上前期有诸多不顺,双腿又行动不便,于是就有了轻生念头。获救后,刘杰耐心对他进行开导,经过半个多小时的促膝交谈,老人打开心结,感谢民警给了他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并表示今后不再胡思乱想,好好度过余生。随后,刘杰等人联合村干部一起将老人安全送回家中。

  一场温馨的生死救援,得益于派出所民辅警的真心付出,也得益于象征“红黄绿”三色融合的网格员、义警、民兵三支队伍。为全面筑牢辖区安全防线,火车站警务室创新推出“红黄绿”合力共治的群防群治警务新模式,同时发动辖区党政职能部门和社会单位共同参与、多方发力。

  与此同时,该警务室不断提升防范、化解、服务功能,走访群众1.2万余人次,化解矛盾230余起,服务群众450余人次。此外,还协调县图书馆为胡店小学建成图书室,提高书香校园建设。开展送戏下村,举办座谈会30余场,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2023年以来,辖区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均达到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