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春海关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市场行情一天一变,货不能等,怎么办?”近日,一批进口车辆因原产地问题而不能及时通关,吉林省长春市某供应链有限公司经理情绪激动。在了解其诉求后,长春海关迅速启动快速办理程序,指导企业提供有关资料,商请职能部门予以原产地认定,指派专人加急审核,仅用3个工作日就办理完毕,并协助企业对接后续环节,使得货物顺利通关。
从怒目相对到心平气和,在长春海关,纠纷快速高效化解已成常态。缓解了燃眉之急,越来越多企业轻装上阵,增添了发展底气。
近年来,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长春海关坚持将阵地嵌入基层,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努力探索出一条“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源头预防矛盾、就地化解纠纷、服务保障发展为重点,以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德治化建设为保障”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子,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突出“一大核心”,引领多元化解发展方向
长春海关积极强化党建引领,持续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形成多方联动、上下贯通的党委领导体制。
所属通化海关发挥全国海关培育品牌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培树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层党建品牌,发挥党委、支部各级党组织作用,及时倾听群众心声,将苗头倾向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发挥基层党支部优势,夯实矛盾化解根基。
所属辽源海关建立“听、宣、调、和、提”五字工作法,依托基层党支部,组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党员突击队和党员志愿服务队,力争做到“群众走到哪里,党旗就插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坚持“心系群众”,践行多元化解为民宗旨
长春海关积极做实心系群众的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所属绿园海关在执法过程中创新开展“嵌入式”普法,开展靶向普法20余次,答复咨询200人次,解决风险隐患9个,最大程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复议诉讼前。做实贴近群众的矛盾调解工作,所属长春邮局海关探索“排查—研判—化解—复盘”通路,构建“海关—邮政—群众”三方共情联动的群众矛盾调解机制,形成“用细心倾听、用公心疏导、用耐心释法、用真心止争”的“四心”工作法。有效受理群众咨询、投诉70余次。
此外,长春海关还定期组织“关长接待日”活动,在所属绿园海关、兴隆海关设立2个“枫桥经验”示范点,建立“枫桥微驿站”,推出“主动下访知民情、定期接访解民忧、预约接访暖民心、事后回访赢民意”举措,开展“关区答疑日”企业座谈会,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营造群众拥护、秩序良好的发展环境。
强化“协同机制”,激发多元化解强劲动能
“长春海关坚持社会化参与,与行业协会、企业组织、协调机构、其他行政管理部门建立行政争议预防化解协同机制,促进‘非诉机关’建设可持续发展。”长春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春海关大力营造法治化环境,所属绿园海关、长春邮局海关在争议个案中归纳总结海关执法中的普遍性问题,形成典型案例9篇,开展“以案释法”培训23次,切实提升了一线执法水平。
搭建智能化平台,所属长白海关不断拓宽政务公开渠道,实现11项政务公开事项,9项查询事项集中汇总动态公开,依托“互联网+”服务内容打造政务公开“码”上公开、“码”上查宣传清单。通关企业、进出境旅客在业务现场可实现“一处可看,一扫即查”,为多元化解工作提供智能支撑。
壮大专业化力量,构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统筹各业务条线矛盾纠纷调处化解资源和力量,强化教育培训,推动调解队伍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推动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注重德治化建设,推动“法治文化广场”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深入开展“以调说法”,因地制宜打造多处“枫桥亭”,察民情、知民心、解民困,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