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法院:“小案尽执”护航大民生

  本报讯(□雷洪涛 通讯员王希玉 汪桂荣)“近年来,全市法院年均受理执行案件33193件,标的额10万元以下的占64.28%。”对此,山东省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秉持“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理念,用小视角带动大格局,在全市法院部署开展“小案尽执”专项行动,架起了司法为民的“连心桥”“高速路”。


  “小案尽执”有速度

  “谢谢法官!没想到这么快就让我们领到了工钱。”这是6位农民工共同讨薪的案例,起因是某消防公司拖欠盛某等6人施工报酬4万元,经劳动仲裁后该公司仍拒不支付,盛某等人无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的金额虽然不大,但事关农民工抚育儿女、赡养父母、改善生活的“急难愁盼”。为此,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法院立即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办理立案分办手续,同步联网查控被执行人某消防公司的财产,拘传公司负责人到庭履行义务,当天就将全部案款执行到位,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按照“小案尽执”专项行动部署,聊城全市法院成立执行事务中心和快执团队,着力推进“事务集约,繁简分流”改革,依托智慧执行“总对总”系统集约查询被执行人存款、房产、车辆、股权、保险、微信、支付宝等账户,发现财产立即查封、冻结。对于涉及看病、上学、养老、务工、住房的执行案件,坚持线下“点对点”补充查控被执行人财产,最大限度缩减办案用时,以实际行动跑出了执行工作的“聊城速度”。


  “小案尽执”有力度

  被执行人于某因犯故意伤害罪,应当赔付受害人经济损失8万余元,服刑完毕后一直拒不赔付。执行过程中,聊城中院通过“总对总”查控系统,冻结其微信、支付宝存款1万余元,并查询到其注册支付宝账号的手机号码。经传唤询问,于某坚称缺乏履行能力。

  针对这种情况,经缜密调查,聊城中院执行干警发现被执行人于某还有一部手机,该手机微信账户每月都有几万元的流水,其行为属于隐匿财产、规避执行。经训诫无效后,聊城中院依法对其作出拘留决定。被拘留后,于某认识到错误,委托亲属将债务余额交到法院。

  开展“小案尽执”专项行动以来,全市法院不断完善“府院联动”机制,着力破解查人找物难题,依法采取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名单、罚款拘留、追究刑事责任等惩戒措施。

  与此同时,聊城两级法院坚持常态化开展凌晨执行、错时攻坚、集中行动500余次,出动警力5000余人次,依法拘留妨害执行人员811人,移送追究刑事责任11人,以“雷霆”措施让“老赖”难以藏身。2023年以来,全市法院受理小案23444件,实际执结18829件,执行到位金额3.09亿元,有力地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小案尽执”有温度

  高唐县朱某因交通事故受伤,老伴经抢救无效死亡,儿子早在十年前就因突发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母子二人的生活陷入困境。而被执行人上有老下有小,打工收入勉强糊口,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综合考虑该案实际,聊城中院报请省法院启动联合救助,按政策给予朱某10万元司法救助金,给这个雪上加霜的家庭送去了党的关怀和司法温暖。“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法院!”朱某领到救助金时泣不成声,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开展“小案尽执”专项行动以来,聊城全市法院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坚持区别对待“失信”和“失能”,让确无履行能力的债务人能够“休养生息”,给确有困难的债权人帮扶救助,彰显了司法为民的大情怀。

  聊城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昌文表示,下一步,将积极践行“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充分发挥执行职能作用,加大执行力度,坚持做到“想尽千方百计,深入千家万户,踏遍千山万水”,切实让法律更加有速度、有力度、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