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法学教育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知识产权、数据安全、环境保护等新的法律需求。这需要法律人才通过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保障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法律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法律人才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这种变化,并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高效、更精准的法律服务。例如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法律检索、合同审查、法律咨询等。基于此,法学教育在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大有可为。


  法学教育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法学教育对促进新质生产力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推动法律制度创新。新质生产力发展往往伴随着新的法律需求和挑战,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来保障其顺利发展。法学教育通过深入研究法律理论和法律实践,不断推动相关法律制度完善和创新。例如,在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市场准入与竞争秩序等方面,法学教育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从而保障新质生产力持续、健康发展。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良好的法治环境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障。良好的法治环境可以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和成本,提高市场主体的信心和活力,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法学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推动法治文化建设,从而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形成法治化营商环境。

  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法学教育通过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促进其顺利进行。例如,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项目合作等方面,法学教育可以为相关方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确保合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同时,法学教育还可以通过推动相关法律制度完善和创新,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新质生产力发展离不开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支持。近年来,法学教育与其他学科日益交叉融合发展、协同创新,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具备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还可以在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法学教育任务

  培养德才兼备的法律人才。法治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当前,新质生产力发展产生了以数据为核心的新型生产要素及其生产关系,使得产业升级具有高度复杂性和快速迭代性。在这一背景下,保护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激励科技创新等,都需要法治予以回应。这种法治回应具体落实到法学教育层面,则需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法律人才,使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好的法治保障。

  培养适应新经济形态的法律人才。法学教育的基础使命是培养具备深厚法律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法律人才。这些法律人才可以熟练运用法律知识,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支撑。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法学教育更需要着重培养具备现代法律知识、熟悉新技术应用、理解新业态特点的法律专业人才,以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社会发展需求。

  培养创新型法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人才培养上不去,法治领域不能人才辈出,全面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做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法律人才。法学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能够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

  培养跨学科法律人才。近年来,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成果愈发依赖于多学科领域的紧密合作与融合,推进交叉学科发展已成为应对新兴科技革命、产业转型的关键,也是实现重大科学突破及关键核心技术革命性进展的必要条件。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具有跨学科知识和跨学科能力的法律人才,法学教育应当加强跨学科教育,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体系和跨学科能力,使其能够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各个领域发挥法律的作用。

  加强科技创新法律研究。新质生产力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法学教育应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创新法律问题的研究,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为科技创新提供规范、高效的法律服务。与此同时,新质生产力发展也对法律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法学教育及法学研究工作应积极参与法律体系完善工作,推动法律制度创新和发展。即,研究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法律问题,提出相应的法律建议和解决方案,为法律制度完善提供理论支持。

  培养国际型法律人才。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新质生产力发展也日益依赖于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法律人才变得越来越重要。这类人才不仅要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还要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跨国合作、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投资争端解决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法学教育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

  加强科技创新法律教育。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法学教育应重视科学技术进步法、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科技创新与法律制度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科技法律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同时,要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领域的法律问题研究,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的法律伦理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法律问题,培养学生的前瞻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法律支持。

  积极回应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法律制度变革。法学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参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关的科研与立法工作,为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理论支持。推动制定和完善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数据流通等领域的法律法规,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加强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关法律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社会各界的法律意识和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强化法律实施和监督力度,确保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加强法学教育与产业创新的结合。法学教育应紧跟时代发展,积极应对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加强与产业创新的结合,将科技创新法律问题、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领域知识纳入课程体系,培养既懂法律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不仅能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够从科技、经济、管理等角度为法律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加强法学教育的实践环节。法学教育要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实务部门专家应深度参与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直观地了解法律实务的运作和法治实践现状,实现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有机衔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法律援助、实习实训、案例分析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实操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新技术带来的法律适用环境变化,可以解决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复杂法律问题。

  加强国际法治视野培养。随着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跨境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法律挑战。法学教育需要加强涉外法治教育,如强化学生对外商投资法、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等学习,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涉外法治运用能力。通过国际交流、模拟国际法庭等活动,提高学生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作者单位: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