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法学会调研南通市海门区基层服务站点工作
本报讯(记者廖卫华 通讯员沈海丰) 近日,江苏省法学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吉巍一行赴南通市海门区法学会调研,参观海门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履职基地,听取海门区法学会关于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工作和“双进工程”推进情况。
调研组认为海门区法学会“双进工程”相关做法值得学习借鉴,实现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工作目标,勉励海门区法学会先行先试,努力为江苏省“双进”工程贡献更多海门力量。
调研组提出,下阶段海门区法学会要坚持“政治素质高、法律素养强、奉献意识好、服务态度优”的选聘要求,认真落实组织程序,把党和群众信任的法律专家选聘到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队伍中来。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加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服务更高水平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建设。要围绕“四个重大”,切实维护社会和谐。要“学好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突出“首席、高端、权威”特性,聚焦“四个重大”,努力打造海门治理新“枫”景。认真贯彻中国法学会相关工作要求,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推进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发挥“全国基层法学会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宣传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在法学研究、法治宣传、法治保障等工作中的典型做法。要主动探索工作路径,不断丰富“双进”内涵。基层服务站点要聚焦群众关切的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救助、未成年人保护等,开展专题调研、提供法律咨询、推动成果转化,高效落实省法学会“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处、普法宣传等家门口法律服务”工作任务。海门区今年与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战略合作建立起法治实践基地,未来要更好地发挥专业“外脑”作用,利用专业优势推动基层问题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