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在京发布

  本报讯(记者张若楠)5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24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珠海法治发展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甘藏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研究员冀祥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国际法所联合党委书记、所长、研究员莫纪宏出席发布会并致辞。

  《中国法治发展报告》指出,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全面依法治国持续推进,在人民法治、市场法治、平安法治、生态法治、监督法治、数字法治、涉外法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法治自信不断彰显。

  在人民法治方面,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备,45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完成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30次,比2022年增加9次。在市场法治方面,2023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平安法治方面,严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健全国家安全法治体系;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扫黑除恶成效显著;纵深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严厉打击网络谣言,惩治网络暴力,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在生态法治方面,中国特色资源保护利用法律体系形成,生态环保制度实施监督得到空前重视,生态环境执法效果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审判质效不断提升。在监督法治方面,现代化的党和国家法治监督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党内监督坚持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人大监督建立起全链条监督机制,行政监督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规范履职,司法监督推进行政争议实质化化解。在数字法治方面,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服务、监管执法全方位数字化转型,“数字法院”建设进一步拓展,促进互联网司法实现数字正义。在涉外法治方面,中国涉外法治取得重大成效,涉外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完备,推动涉外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涉外民商事审判质效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法治保障体系、粤港澳大湾区和自贸区法治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