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浦东新区法院:高质量司法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本报讯(记者侯劲松 通讯员曹赟娴) 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浦东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服务保障乡村振兴审判工作白皮书及典型案例,解码法院如何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白皮书显示,2020年至2023年,浦东法院共审结涉保障乡村振兴类案件4127件,执结2229件。从案由上看,审结的案件中分家析产及继承纠纷最多,侵害商标权纠纷、劳务合同纠纷次之。从案件类型上看,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类案件主要分为乡村房地类、乡村产业类、农民权益保护类、乡风家事类四大类型。其中,房地纠纷广受关注,特别是涉动拆迁纠纷,因房屋建造时间久远、人口流动、拆迁政策调整等原因,审理难度较大。同时,各类涉农新类型纠纷不断涌现,浦东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73%的案件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解纷效果明显。
近年来,浦东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和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以高质量司法助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乡村振兴“三区五高地”,探索走出一条有效路径。
会上发布的10起服务保障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包含民事、刑事等多种类型,覆盖审执调等各环节,全方位体现了浦东法院在执法办案中为乡村振兴护航的积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