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法会同全国妇联举办主题开放日活动
以能动履职扎实做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
本报讯(记者王蓉) 妇女儿童事业事关亿万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是“家事”,更是“国事”。4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会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以“尊重妇女 关爱儿童 能动履职 法护前行”为主题举行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开放日活动,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团体会员代表等参观座谈。活动启动仪式上通报了近年来人民法院开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情况,介绍了人民法院家事审判改革情况、未成年人保护刑事审判工作情况及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典型案事例。
会议指出,针对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针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做实标本兼治、惩防并举,让审判既成为对失足未成年人惩戒处罚的“公堂”,又作为挽救教育的“课堂”。要针对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问题,做实抓前端、治未病,以司法保护促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协同发力,共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要针对未成年人权益全面保护不够的问题,做实刑事、民事、行政一体保护,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过程中,同时关注民事、行政权益保护、刑事犯罪预防和惩治以及公共利益维护等,做实“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要针对婚姻家事纠纷案件的变化,做实法治引领和规范,在依法保护家庭女性合法权益、打击女性就业歧视现象、反家暴等工作中,始终坚持保障妇女“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立场,弘扬社会良好风尚。继续发挥家事审判制度优势,加强专业化建设,推动协同联动,以能动履职实现双赢多赢共赢,为妇女发展、儿童成长营造更加良好的法治和社会环境。
会议强调,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近年来,全国妇联与最高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加强合作机制建设,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在反家庭暴力、婚姻家庭纠纷案件调解、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预防打击侵害妇女儿童违法犯罪等方面紧密协同联动,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织牢织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将持续建好用好“法院+妇联”工作机制,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广泛凝聚各方资源和力量,抓实巾帼维权暖心、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等专项行动,把维权关爱服务做在平常、抓在经常、落到基层,共同推动解决妇女儿童权益重点难点问题,为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美好生活护航,为建设法治中国作出新贡献。
同日,根据最高法统一安排,全国四级法院结合工作实际,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专题开放日”活动,会同妇联等单位,共同将妇女儿童司法保护工作做深、做细、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