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南平路径”

网格交题 委员点题 部门答题 群众评题


  “这片林地终于保住了!”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不久前,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西芹镇长建村网格协商联络点,西芹镇网络协商工作站站长陈利森指着不远处一片翠绿的山林兴奋地告诉记者。

  就在半年前,长建村网格员发现,这片林地中有一部分出现松材线虫病害,急需对感染区域林木进行砍伐。林业部门在审批过程中发现存在林权纠纷,随后延平区政协委员及时介入,巧解林权“法结”,并打开林农的“心结”,最终砍伐了病树,挽回了经济损失。

  这是南平市政协创新网格协商机制取得成效的实例之一。

  近年来,南平市、县两级政协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联合市委政法委创新打造了“网格协商”工作模式,共同探索政协协商与综治网格化服务管理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新机制,切实把政治协商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为基层协商民主建设走出了一条“南平路径”。


  千名委员联动夯实网格协商基础

  “南平市委政法委建立‘网格治理’机制,网格化治理效能位居全省前列,网格化管理制度更为完善。”

  “在市委政法委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中新增‘社情民意’模块,实现数据及时收集,点题及时体现,办理及时更新,发挥政协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作用,为网格协商工作开展铺就了平台。”

  “让‘网格交题、委员点题、部门答题、群众评题’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常态,要让政协委员亮身份、勤履责,主动参与地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工作,在攻坚克难、化解矛盾、解决纠纷中有效拉近基层群众与党委政府的距离。”

  2023年下半年,在南平市召开的一次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动员会议上,来自南平市政协、市委政法委的与会人员在热烈讨论中,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充分的议题协商和思想碰撞。

  “我有委员、你有网格。”两部门一拍即合,说干就干。

  2023年9月,网格协商工作领导小组在南平迅速成立,同时还建立了挂点联系、工作例会等制度,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协商工作体系。另外,南平市政协依托各级综治中心,很快成立了市网格协商议事中心、县(市、区)网格协商议事厅、乡镇(街道)网格协商工作站、村(社区)网格协商联络点。南平市、县两级2366名政协委员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则导入网格,全市142个网格协商工作站实现了政协委员配备全覆盖,为开展网格协商工作奠定了基础。

  “政协委员进网格能够有效充实基层网格力量,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依法有效解决群众诉求,进一步激发社会治理活力。”南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钟文龙表示,网格协商工作模式能够持续提升南平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市级网格协商中心每半年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会,县级网格协商议事厅每季度碰头会商,乡级网格协商工作站每月开展点题协商,村级网格协商联络点每周采集社情民意,努力将网格协商议事平台打造成老百姓身边的‘民生议事堂’。”南平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黄美萍说。

  记者了解到,网格协商机制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理念,协商议题聚焦老百姓“身边难事”“关键小事”,坚持小切口选题,切实解决好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具体操作上,网格协商机制按照“网格交题、委员点题、部门答题、群众评题”工作思路,首先由网格员将收集到的问题汇总到乡镇(街道)网格协商工作站,进行分析研判,分类甄别;其次,委员对工作站整理出来的议题,选择相关内容,以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或开展网格协商等方式履行职责;再次,市、县、乡三级网格协商平台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有关人士参与网格协商,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回应群众期盼,推动有关问题的解决;最后,对已经办结的问题,适时开展“回头看”,及时掌握界别群众对协商办理情况的评价。


  直面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前文所述的案例,正是西芹镇网格协商工作站成立不久遇到的第一件棘手的事。

  当时,该镇长建村71亩的马尾松遭遇松材线虫病急需砍伐,却因一村民涉诉导致林权证被法院查封无法办理砍伐手续。虫害所过之处,漫山遍野的苍松顿时成了朽木,分文不值。林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松材线虫病治理,不仅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也是涉及生态安全的事,更是事关基层稳定的事。”长建村网格员、村支部书记张宏第一时间向西芹镇网格协商工作站反映该难题。

  陈利森立即组织延平区政协委员王世铭、廖林雄了解情况,梳理事件过程,并邀请延平区人民法院、区林业局等部门负责人与村民面对面开展协商。

  经过多次协商,根据延平区法院合议庭研究,在村委会出具担保书的前提下,区法院解除了林权查封措施。村委会保证对涉及查封林权份额的山场在采伐作业时,该部分收益金额如实上交区法院执行账户,同时保证不得买卖抵押上述林权证。“之后,长建村林农与松材线虫病作斗争,争分夺秒砍树,为今年春季造林修复生态做足了准备。”陈利森说。

  在南平,网格协商机制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故事还远不止于此。

  “欢迎来到小区参加元宵联欢会!”在今年元宵节联欢会现场,延平区水南街道后厂社区半山云庭小区业委会主任杨霜剑满脸笑容地说道。此时,该小区活动中心充满欢声笑语,喜庆和谐,丝毫看不出数月前因业委会无法成立,小区治理陷入瘫痪的尴尬局面。

  家住半山云庭小区的延平区政协委员蔡道金在了解业委会无法顺利成立的原因后,牵头组织小区内5名市、区两级政协委员,对小区123户居民进行走访,收集群众诉求,联动社区组织召开网格协商会,鼓励有条件的业主参与业委会竞选工作,最终选出12名热心业主,顺利推选出新一届的业主委员会,由业委会直接接管小区物业的管理,实现小区自治。

  “这场元宵联欢会是新一届业委会成立后第一次小区集体活动。接下来,我们还将以闽北传统文化为引领,推进理学小区建设;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策划‘半山文化节’,打造高品质文化小区。”后厂社区网格员、党支部书记叶含笑感谢政协委员关心小区治理,表示将运用好网格协商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小区自治水平。

  南平市政协网格协商机制自2023年9月建立至今,共收集社情动态5579条,开展网格协商275次。如今,南平市建阳区旭辉学校千名学生平安出行有了保障,政和县际头村7公里“断头路”变“暖心路”,浦城县绿洲豪庭小区停车不再难,光泽县政协委员助力“圣农工旅小镇”建设……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通过开展网格协商得到妥善解决。


  服务地方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南平市政协网格协商机制带来的实实在在红利,不仅体现在基层广大群众身上,而且让参与网格协商工作的政协委员心存满满的成就感。

  不久前,在协商推动南平市政和县星溪乡地坪村上余屯村民小组与林屯村方元自然村土地权属问题有效解决后,该县政协委员、福建碧诚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芳平真切体会到网格协商机制在化解矛盾、调解纠纷中的“妙用”。他学习借鉴该模式,用于企业生产管理,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了员工凝聚力。“参与网格协商拉近了委员和群众的距离,能够为群众办点实事,我感到很高兴、有意义。”刘芳平言语中充满自豪。

  记者了解到,南平市政协开展网格协商的同时,鼓励和支持政协委员发挥个人专长并统筹运用有关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多形式履职活动,为激发基层生产力营造良好环境,注入强大动力。

  在南平市松溪县河东乡有一条长约5公里的“探源路”,联通4个自然村。路两侧土地平整,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理想用地。彼时,由于路面狭窄、部分路段损毁、资金短缺等问题,道路久拖未修,造成沿途群众生产生活不便。

  松溪县政协委员王学琳、倪贵清、张培坤经调研走访,形成社情民意信息《修路为民 造福一方百姓》。该乡网格协商工作站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实地调研,还邀请专家就道路布局、线路选择等进行论证。经各方努力,5公里道路得到拓宽改造硬化。

  在南平邵武市水北镇网格协商工作站,“黄精种植难”成为协商议事中的“热门话题”。水北镇龙斗村林地资源丰富,但由于缺乏种植经验,如何把这棵“黄精苗”种成“黄金果”,成了一大难题。邵武市政协委员、科技特派员林春穆收到水北镇网格协商工作站移交的“问题清单”后,带队到现场察看,分析每块地“属性”“优势”,与村民协商做好林下空间流转,敲定种植地块。

  林春穆还帮助争取林下经济政策补助资金,联系福建金湖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同时依托“森林生态银行”平台,为基地申请发放林下空间证,拓宽资金保障渠道,给基地的“长线”经营注入活力。

  “开展协商是政协委员的主责主业。通过开展网格协商,让政协走近群众,让协商贴近生活,尽政协所能为民服务,让协商民主之花在闽北大地上绚丽绽放。”南平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林斌深有感触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