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不健康的“健康课程”坑老
时下,一些商业机构在短视频平台直播中,以“养生操”或“免费公开课”的形式,诱导用户特别是老年人加入网络群聊,随后对入群者“洗脑”,通过贩卖“癌症焦虑”等方式,诱导用户以数百元至上千元不等的价格购买相关“健康课程”。(3月27日光明网)
随着老年人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希望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以远离疾病、健康生活,这本是好事,但一些商业机构从中嗅到商机并动起“歪脑筋”。免费课程吸引关注——诱导加入群聊——贩卖健康焦虑诱导买高价课程,某些见利忘义的商业机构和主播精心设计的层层圈套,掏空了老年人的“钱袋子”。不健康的“健康课程”,不仅没让老年人掌握相关健康知识,反而使其遭受经济损失,严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
老年人之所以上当受骗,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自身防范意识弱、辨别能力不强。对于老年人来说,要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以免费开始的套路背后都是要“圈钱”,应时时保持警惕,并积极学习科学养生知识,避免被不良商家忽悠。对于子女而言,应多陪伴老年人,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念,并向他们多科普诈骗套路、多进行风险提醒,提高他们的识骗防骗意识和能力。
“健康课程”坑骗老年人,除了老年人自身原因之外,很大程度上也源于相关平台把关不严。有的平台“只要钱给到位,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主动向用户推送此类虚假信息。遏制不健康的“健康课程”蔓延,平台要积极作为,强化对健康科普主播资质的审核,把有问题的主播及时加入“黑名单”。同时,要畅通举报渠道,不妨针对老年用户设置“一键投诉”功能,设置专席受理他们的投诉举报,对发现侵害老年用户的违法行为,及时固定相关证据,转交相关部门。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对不健康的“健康课程”及时下架,并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同时也应看到,不健康的“健康课程”大行其道的背后,是相对匮乏的正规健康科普活动,难以满足老年人旺盛的健康知识需求。专业医疗科普工作者、相关平台及有关部门应共同努力,增加优质医疗科普知识供给,用诙谐幽默的表达、简单易懂的白话让老年人听得懂、愿意听,最大程度压缩不健康的“健康课程”生存空间,更好满足老年人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为推进健康老龄化,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