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永泰县法院打造文化品牌实践样本

“红色引擎”激发队伍建设


  在冬日的斜阳下,嵩口人民法庭旧址的历史痕迹更显清晰。这个旧址见证了近70载人民法庭的岁月变迁,承载着几代法院人司法为民的嘱托,如今成为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人民法院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建设的融合平台。

  近年来,永泰县法院做细“党建+”融合大文章,以红色传承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激活强大“红色引擎”,为推进高素质法院队伍建设持续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建好阵地,精神力量可观可感

  永泰县法院嵩口法庭设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目前福建省仅有、全国少有保存较为完好的法庭旧址。1956年4月法庭正式成立时搬入该址,1985年迁出。嵩口法庭的发展是我国人民法庭设立、发展、壮大的生动缩影。

  法庭成立初期,女法官张火英一头挑着孩子、一头挑着案卷,下村巡回办案,用真情调解纠纷,足迹遍布十里八乡;身兼数职的司法行政工作多面手、全国司法先进工作者刘景钦,运用嵩口古镇的“赶圩文化”,逢初一、十五“坐堂办案”,其余时间背上行军包和棉被巡回审理,足迹遍布5个乡镇64个行政村;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国法院先进个人林金梅,扎根法庭7年,定期开展上门立案、巡回办案、问需释法。林金梅结合审判实践,总结出“双赢三心四法”,即在调解工作中坚持双赢的价值取向,热心接待调解对象,耐心参与调解过程,满怀信心调解纠纷,以圆桌谈心法、过错分析法、冷热处理法、亲情感化法推进纠纷化解的调解模式。

  榜样如星光、似灯火,熠熠生辉、灼灼其华。

  在上级法院的指导下,永泰县法院将打造嵩口法庭旧址陈列馆作为落实政治建设、发挥党建引领的首要任务,成立工作专班,研究制定建设方案,收集老物件、老照片,走访调研退休老干部,开展推广宣传。展馆以人、事、物、魂贯穿主线,通过张火英、刘景钦、林金梅等先进法庭人物故事,全面展现法院精神文化的强大感召力。

  如今,法庭旧址正积极融入“嵩口模式”进行改造,按照“自然衣、传统魂、现代骨”的建设模式,注重“新”“旧”结合,原汁原味原貌还原了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法庭的审判、工作、生活环境场景,让参观者身临其境感受那个年代法官艰苦奋斗、公正为民的司法记忆,为打造福建乃至全国有特色、有内涵的法院文化品牌提供实践样本。


  潜心研修,心中信念坚守坚定

  “让你我从心出发,挥舞鲜艳旗帜,向着光的方向,开拓进取……”2023年12月12日,嵩口法庭旧址内,一段激情澎湃的旋律和充满力量的歌声飘出窗外,一群青年干警深情地唱出了法院人的初心和使命。

  这是永泰县法院开展新人“五个一”教育的镜头。“五个一”教育即组织新进法院和新提任干警参观一次法院院史展示融合馆,到嵩口法庭旧址开展一场传承教育,唱一首永泰县法院干警创作的歌曲《光的方向》,召开一场先进事迹学习分享会,进行一场警示教育。

  近年来,永泰县法院在全院实施“青年展翼”人才培养工程,“点题+点将式”培训、“制度+情感式”管理、“日常+捆绑式”考核,一项项机制推进优中选优,赛出“宝马良驹”。其中,“五个一”教育就是实施该工程的一项重要措施。经过系统培养,15名青年干警走向中层以上岗位。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近年来,永泰县法院以“学习型法院”建设为抓手,采用“党组领学+支部评学+干警自学+平台促学+专家讲学”模式,依托“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等载体,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延展“学习强国”“闽法问道”等网络学习架构,筑牢思想根基,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各项工作发展的生动实践。

  廉政建设立身铸魂,廉洁文化春风化雨。永泰县法院推动建设廉政长廊,推出“法院兴廉+家庭助廉+干警践廉”清廉套餐,以嵩口法庭先进模范人物坚守基层、一心为民的廉洁故事,激励党员干部见贤思齐,涵养求真务实、团结奋斗的时代新风,以榜样示范带动守住廉洁底线,崇尚实干担当。


  蓄势发力,为民举措更优更实

  岁月如梭,嵩口法庭旧址安如磐石,见证着嵩口古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历任法官拳拳真心、赤诚为民,守护着这个小镇的公平与正义。

  如今,嵩口古镇旅游业蓬勃发展,游人如织。为更便利地处理纠纷,嵩口法庭搭建流动“党员服务平台”,把刘景钦的“赶圩普法处纠”融入“旅游纠纷调解室”,党员干警驻点嵩口古镇街区,现场立案接访,实现旅游纠纷“调、立、审”就地快速办理,保障游客合法权益,成为古镇上亮丽的“风景线”。

  永泰县法院还创新推出一系列特色司法品牌。首推“司法+保险”机制,推动古树名木、古村落古庄寨、水资源、古茶树、生物多样性保护,入选“全省法院首批司法协同创新项目”;持续深化诉源治理减量工程,形成以“诉非联动中心”为主体、“金融司法一站式联动运行中心”“住建领域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解纷机制;全力服务保障乡村振兴、赋能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案例入选全省人民法庭建设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