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福泉:多措并举迈出基层治理新步伐

  “以前办理驾驶证业务要到40公里外的县城,往返4个多小时,现在好了,派出所增加了车驾管服务窗口,几分钟就办好了,真方便!”在贵州省福泉市公安局道坪派出所,群众的称赞声不绝于耳,这得益于福泉公安正在实施的“交所融合”警务模式。

  近年来,贵州省福泉市立足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立场,打通体制机制堵点、健全多元调解体系、加强基层治理力量,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福泉。


  夯实平安建设基础,擦亮平安成色

  人民调解是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的重要渠道,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在福泉市道坪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们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为当地群众排忧解难,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基础性作用,以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我在交通事故中受伤住院,出院后找到调解委员会帮我调解,非常感谢他们,让我拿到了9万元赔偿款,我很满意。”家住道坪镇大路坪村的村民李某某为调解员们竖起大拇指。今年年初,李某某因与蔡某某发生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在道坪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调解下,双方达成协议,并进行司法确认,申请人李某某当场拿到一次性赔偿款9万元。

  道坪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刘文高说:“我们的工作就是化解各类群众矛盾,把矛盾纠纷调解好了,就挽救了一个家庭,所以我们都尽力及时化解,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在萌芽状态下把矛盾纠纷处理好。”

  近年来,福泉市积极探索“党建+调解”机制,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在道坪镇13个调解委员会中建立20个党小组,通过组织延伸,突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小组在调解中心的核心引领作用,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的专业调解队伍。自成立以来,受理矛盾纠纷589件,调解成功551件,调解成功率92%,调解协议涉及金额达800余万元,形成了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案件调解成功率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逐年提升。


  深入践行为民服务理念,打造平安特色

  近年来,福泉市深入探索“交所融合”警务模式,奏响乡村道路安全曲。以道坪镇为试点,将农村派出所和交通警察大队进行整合,着力解决边远乡镇群众考取驾驶证路途远的实际问题,实现警务资源共享和协同作战。截至目前,道坪派出所共办理车驾管业务882次,“送考下乡”12次,让群众看到警务服务下基层的诚心、热心和贴心。

  道坪派出所迭代升级“工地警务室”,及时调处矛盾,护航经济发展。以工地警务室为核心,构建“1名民警+2名辅警+N”的工作体系,统筹整合社区(村、组)干部、网格员、调解员、法律顾问等力量,辐射全域网格化管理。充分吸纳园区物业、企业员工等社会资源,整合园区7支保安力量,组建护园队,由工地警务室统筹管理,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防诈禁毒宣传、纠纷调解、流动人口管理等工作,确保“矛盾不出园、隐患不过夜、服务不缺位”。

  截至目前,已主动化解矛盾纠纷49起,消除安全隐患25处,办理证照2480人次,平安共建参与度全面提升。


  筑牢平安建设重点防火墙,擘画平安底色

  “去年的村‘两委’换届很公平、很透明,村民们都很支持,现在的村干部都很有担当,我们群众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会想办法解决。”辖区村民提到扫黑除恶斗争带来的变化时深有感触。

  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社会治安问题,福泉市纵深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工作专项行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平安贵州”冬季行动等。以扫黑除恶为牵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成功打掉一网络恶势力犯罪团伙,追究刑事责任12人;查办市场流通领域行政处罚案件216件,罚款54万余元。同时,利用反诈夜市、反诈志愿者联盟等多种群体、多种媒体阵地、多种宣传渠道,做到“大水漫灌+精准滴灌”,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