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县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成效显著

深耕诉源治理 尽展古城“枫”韵


  近年来,河北省大名县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优化诉源治理,坚持能动司法,主动靠前服务,构建党委领导、群众广泛参与的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大量矛盾纠纷在源头得到化解。


  多元共治,深入优化诉源治理

  大名县法院横向对接行政职能部门、行业调解组织、社会团体,纵向延伸至村(社区),打造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等多种方式有机衔接的工作机制。建立法官包联结对联络机制,定期召开联调工作会议,有力促进法院同基层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合理释明诉讼风险,引导优先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将案件流转至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等非诉解纷程序,经调解达成协议的,以司法确认的方式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于诉前。大力加强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有力促进大量矛盾在基层解决。

  2023年以来,大名县法院组织法官开展调解平台“三进”活动20余次,法官向基层解纷人员就调解平台“三进”工作的重要意义、开展分流对接、加强预警预防等相关情况进行宣讲,并有针对性地回答解纷人员的疑问。调解平台“三进”活动真正实现让群众“少花一分钱、少跑一次路,少误一天工”。“在自家门口就把纠纷解决了,免去群众来回奔波之苦,调解平台入社区真是一项便民利民的好措施。”社区工作人员频频点赞。

  针对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大名县法院通过繁简分流、快慢分道的方式,实行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推动形成以案件诉前调解、简案速裁为中流、繁案精审做后盾的调判模式。该院组成小额、家事、道交、金融、速裁5个专业化审判团队,对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的民商事案件,进行专业化审理,案件平均审理时长不超过20天,遵从依法高效、速裁快审原则,切实提高审判效率,对符合速裁条件的案件一律适用速裁程序。

  近日,大名县法院速裁团队仅用8天时间成功化解一起政企纠纷案件,得到纠纷双方的称赞。原告山东省某公司与被告大名县某单位于2021年11月17日签订了一份《货物购销合同》,合同约定由原告于2021年12月10日完成被告某项目设备的供货与安装,合同总金额318000元。后被告验收后向原告支付了货款的95%,但仍欠5%的质保金没有支付,原告多次催要无果,遂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支付剩余质保金。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积极与原被告进行沟通,了解该案件的原委,双方均同意调解。承办法官通过电话向双方释法明理、分析利弊,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案件高效化解。

  对于审理终结的案件,承办法官通过耐心细致的释法明理,积极做好判后答疑工作,向当事人做好证据采信、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方面的解释,帮助当事人正确理解判决、裁定内容以及从法律上正确把握和对待裁判结果,真正做到答疑释惑解心结,实现定分止争。在诉讼服务中心增设“满意度测评窗口”,由人民群众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工作能力等作出评价,同时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坚持“现场接待+常态回访”的工作思路,对当事人不熟悉的司法环节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加强院庭长案件监管,严格文书质量监管把关,切实提高案件质量。对有信访隐患的案件实行动态监测,制作工作台账。重点关注、严格把控,认真梳理、及时反馈,做好信访风险分析研判,制定风险防控预案,源头上减少涉诉信访案件的衍生案件。


  因地制宜,深度参与基层治理

  大名县地处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是拥有3500多年历史的冀鲁豫交界中心。大名县法院借助特殊的地理位置,联合山东省冠县、莘县,河南省南乐县,汇聚三省四县人民法院合力,顺畅运行冀鲁豫三省四县人民法院司法协作机制,召开联席会议,三省四县法院间相互委托代为立案、代为送达、代为执行,尤其对由生产经营、婚姻家庭、财产权属等问题引起的跨省域矛盾纠纷高效协作解决,创新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跨域解纷“大名样本”。三省四县人民法院司法协作机制顺畅运行,成效显著,一批跨省执行案件高效执结。

  2023年8月25日,大名县法院执行局接到山东省冠县法院执行局的协助执行电话。冠县法院执行局办理的某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中,被执行人刘某户籍地是大名县人,冠县法院执行法官多次与齐某联系,其都不配合工作。接到电话后,大名县法院执行局通过村“两委”干部迅速准确找到齐某的具体位置,对其依法予以拘传。同时,大名县法院执行干警对被执行人进行劝解,促使被执行人认识到自己拒不执行的后果,当场履行并与对方达成执行和解。这样一起跨省执行案件,最终在两地法院的相互协作下,仅用时半天就顺利执结。

  大名县法院紧密结合“抓基层抓基础抓规范抓提升”活动要求,扎实推进“四下基层”要求,根据辖区地域产业特色,聚力打造“大蒜产业法庭”“花生产业法庭”等特色法庭,针对特色农产品在种植、收购时产生的矛盾纠纷,大名县法院主动靠前服务,承办法官联合乡镇调解委员会成员在田间地头为矛盾双方提供高效精准的纠纷解决方案。坚持强基导向,强化法庭建设,以人民法庭为桥头堡,以法官工作站为触手,把巡回法庭、送法下乡、以案说法有机结合起来,对占比较高的常见案由,分类施策,加大类型案件、区域矛盾的化解力度。

  大名县营镇回族乡是大名县紫皮大蒜主产区,每年大蒜收获交易季节,众多外地商家到当地收购,随着贸易往来的增多,贸易经营纠纷也多了,大名县法院在营镇回族乡专门设立法官工作站,农闲时节,大名县法院安排专人为农户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合同范本、诉讼指南宣传手册等服务。纠纷产生时,法官工作站常驻人员第一时间对矛盾纠纷进行调处,有效节省了买卖双方处理纠纷时间,最大限度维护了交易稳定与安全。


  能动司法,常态化开展法治服务

  大名县法院紧紧围绕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要求,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发挥干警工作能力,前移解纷关口,延伸服务触角。定期对调解员、司法联络员进行法律指导和业务培训,并定期推送指导性案例,制作常见案件类型调解指引,提升基层解纷人员调解工作知识和技巧,支持和规范基层解纷力量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

  “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在手,纠纷就能及时化解。”“咱们学会了调解平台的操作流程,就能帮助指导老年人、残疾人等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的群体使用调解平台,让每一位有诉求的社区居民都能享受到线上解纷的红利。”“在家门口就将矛盾解决了,真是太省时省力了。”这是调解人员在培训结束后发出的感慨。

  此外,大名县法院积极搭建线上宣传与线下宣传平台,在法院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辟专栏,深度报道诉源治理优秀经验、典型案例。常态化开展走访座谈,定期举办法律讲座,利用以案释法、以案学法等方式普及法律知识,切实提高群众法治意识、防范意识、风险意识。组织干警下沉社区、学校、乡村,开展志愿服务和普法宣传活动,开展“送法下乡,法润民心”“面向公众,阳光司法”“节后第一课,送法进校园”等系列活动,涵盖集中交流座谈、实地参观、志愿服务、全景观摩等多种形式。2023年以来,直接服务群众1200余人,开展各类普法宣传4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社会反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