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娄底娄星法院:持续提升执行质效 护航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庄德通 通讯员彭逸舟 周敏 罗都) 近年来,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娄星法院)高度重视执行工作,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持续提升执行质效,全力让裁判走出纸面,兑现为“真金白银”。
2023年,娄星法院新收各类执行案件6459件,旧存415件,结案6553件,结案率95.33%,执行到位金额7.6亿余元,为娄星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灵活执行涉企案件 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娄星法院全年度开展涉企案件专项执行行动,强化运作机制,一把手担任组长,每名执行干警点对点联系5家企业,竭尽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针对企业为申请执行人的案件,加大执行力度,合法有效利用新闻宣传、失信惩戒、司法制裁等手段,提高执行效率。对企业为被执行人的案件,在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兼顾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优先采取方便执行且对被执行人生产经营和其职工就业影响较小的执行措施,对资金链暂时断裂,但仍有发展潜力、存在救治可能的企业,通过和解分期履行、兼并重组、引入第三方资金等方式盘活企业资产。
在2023年初的“寒冬亮剑暖民心”专项执行行动中,娄星法院分管执行工作的副院长颜莉芬与执行人员在娄底经开区某企业执行时,了解到被执行人曾获得几项重要发明专利,经营企业认真负责,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被执行人的企业陷入困境。颜莉芬与承办法官谭周祥耐心聆听被执行人的倾诉,对他的情况深表理解,同时也清晰表述了执行到位的意义。被执行人第二天主动来法院与申请人、买受人商定执行处置事宜。
在执行申请人湖南某贸易公司与山西某煤矿公司合同纠纷案中,执行干警排除万难,4次前往山西执行,成功执行到位1027万元,切实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执行申请人的高度认可。
集中执行“小标的”案件 护“大民生”权益
2023年12月,申请执行人李某向娄星法院执行局赠送了一面写有“秉公执行、真心为民”的锦旗,以表达对执行法官为其高效执行回钱款的感激之情。该案被执行人陈某、成某以各种理由拖欠李某的房屋租金,娄星法院经审理,依法判决陈某、成某支付李某房屋租金41880元及逾期付款的违约金,2023年8月,李某向娄星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反复排查,执行法官发现陈某、成某两人有能力履行生效判决,执行法官果断将该案列入集中执行案件清单。
娄星法院执行局提前摸排案件,聚焦涉民生、标的较小等案件,集中攻克,2023年11月14日,娄星法院执行局集中出动30余名干警6辆警车,重拳出击,开启集中拘留、拘传被执行人模式。在这次集中行动中,包括该案在内的成某等多名被执行人被依法拘传到法院,这一阵势不但震慑了被执行人,也在全社会营造了失信必被严惩的强大舆论氛围。当日下午,陈某二人就将41880元房屋租金支付给了李某,案件顺利执行完毕。
娄星法院聚焦涉民生及5万元以下“小标的”案件,扎实开展“湘执利剑之保民生、护民企、稳金融”专项执行行动,精准发力,集中攻坚,进一步突出执行强制性,提升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力度,增强惩治、震慑失信被执行人的高压态势,同时对此类案件在立案、执行等程序上,依法开辟“绿色通道”,并积极开展对申请执行人的司法救助,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当事人纳入社会保障、重点帮扶的范围。全年共计收案3453件,执行到位金额4478.89万元。
创新执行机制 提升执行质效
娄星法院加强执行团队内部建设,以速执组的工作成效为基础,进一步推进执行案件繁简分流工作,建立执行长效机制,区分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和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促进“繁”案精办、“简”案快办,有效地控制节点,推进执行工作模式创新。
娄星法院与娄星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联动协作,充分发挥网格员优势,协助查找被执行人的下落及财产线索,实现执行工作与网格化管理的无缝对接,构筑市域范围内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矛盾联调的多元执行格局网络,以“小网格”实现“大效能”。
娄星法院主动加强与政府部门、公安、民政、税务等相关部门联络,建立健全工作联络机制,畅通执行渠道,形成执行合力,共同治理。在办理申请执行人娄底市某公司与被执行人肖某某、黄某某追偿权纠纷一案中,依法拍卖了被执行人名下工业厂房,拍卖成交价为3298216元。买受人以简易计税法先行申报缴税,向国家税务总局娄底市娄星区税务局缴纳了472469.42元税款。经查被执行人肖某某、黄某某于2015年7月已向原地方税务局缴纳了税费。因此,本次缴纳税费依法应当采取差额计税法,得知此情况后,承办法官第一时间联系买受人、申请执行人,并多次前往娄星区税务局进行沟通协商,最终,将差额部分471644.8元依法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