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奎屯“五型政法机关”建设 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淬炼党性 砥砺初心
本报讯(记者李卓谦 李增高)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市委政法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推进政法工作与建设“政治过硬忠诚型、作风过硬实干型、业务过硬服务型、责任过硬担当型、纪律过硬廉洁型”五型政法机关的实践要求有机融合、一体落实,不断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在奋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奎屯、法治奎屯实践中展现担当作为。
凝心铸魂固根本 带头建设好政治过硬的“忠诚型”机关
奎屯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程江认为,政法机关是政治机关,是党和人民的“刀把子”,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也是政法机关的第一属性。
基于此,奎屯市政法机关把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作为理论学习的目标任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不折不扣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以“三学三亮三比”活动为载体,坚持每周一主题、每月一点评、每季一小结,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地学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政法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法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
奎屯市各级政法机关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自觉把政法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谋划推进。牢牢把握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对标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自治区、自治州党委工作要求,把工作着力点调整到把握政治方向、协调各方职能、统筹政法工作、督促依法履职、创造公正司法环境上,不断增强全市政法干部的责任感和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奎屯新实践贡献政法力量。
此外,奎屯市委政法委还健全完善了《奎屯市政法系统议事规则》《案件评查暂行办法》《纪律作风督察巡查工作办法》《派员列席政法单位党组(党委)民主生活会工作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机制,常态化与组织、纪检部门开展“双建双协”活动,推动政法单位工作程序更加规范、请示报告更加精准、议事决策更加民主。
奎屯市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在重大政法工作一线培养干部、选拔人才,把敢担当、肯奋进、能吃苦的干部放到关键岗位,全面提升政法干警“五种能力”,打造一支有温度、有文化、“五个过硬”的政法队伍。近三年来,奎屯市政法系统得到提拔和进一步使用的干部人数、晋升职级干部人数分别占全市干部调整人数的32%、85%,形成了见贤思齐、奋勇争先、激情干事的良好氛围。
实干担当保稳定 带头建设好作风过硬的“实干型”机关
“加强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落实到政法实践中就是要做到维护稳定依靠群众,维护稳定为了群众,维护稳定成果由群众共享。”程江表示,奎屯市委政法委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摆在首位,推动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
围绕“发案少、秩序好、服务优、群众满意”目标,奎屯市政法机关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正确处理好维权与维稳、秩序与活力的关系,做到自律与他律、刚性与柔性、治身与治心、人力与科技的统一。不断巩固“自治区优秀平安市”创建成果,全市平安细胞工程创建率均达99%以上,群众满意率达到97%以上。
结合基层治理实际,奎屯市拓展“三官一律”进社区(村)工作内涵,打造了“温月红”“顾秀荣”“长胜”三个基层矛盾调解品牌,建立了具有奎屯特色的“3+1+X”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3”即:警官、法官、检察官,“1”即:律师,“X”即:由人民调解员、司法调解员、物业专家、法律顾问、金融专家等组成的调解专家库)和“12345”调解工作法(一张笑脸、两所联合、三调联动、四位一体、五心服务),实现基层矛盾纠纷化解“零推诿”“零延误”“零差错”。2023年,全市基层组织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00余件,涉及金额千万余元,受益群众2000余人次。
奎屯市还健全完善分级负责、动态调整、信息互通服务管理机制,充分利用民族团结联谊和“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载体,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干预,依托综治中心打造多部门联动的“三级”心理咨询平台,组建专业、社会、志愿者三支心理服务队伍,为群众提供多元化的心理咨询服务。
践行宗旨勤为民 带头建设好业务过硬的“服务型”机关
在服务经济建设方面,奎屯市着力推动法律服务与实体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全面落实自治区政法机关优化营商环境50条措施,优化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各领域办案权力运行机制,推动“多头执法”向“组团执法”转变;加强商事交易和日常管理各环节风险防控,提供涉企纠纷调解服务,打造全方位、全领域、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链+法律服务”新格局;持续深化“放管服”“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改革,总结推广“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等经验,综合运用一窗受理、自助申报、智能识别、电子证照等技术手段,助推政务服务提速增效,为企业提供事前主动办、事中全程办、事后跟踪办的全流程服务。
2023年,全市法律工作者累计为个体工商户和企业等提供法律服务1500余小时,开展送法进企业和法治体检活动40余场次,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法治保障的红利得到持续释放。
奎屯市还充分发挥群众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充分依靠全市126家社会组织,217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2.77万名注册志愿者作用,广泛参与交通协管、文明劝导、卫生整治等城市微治理活动。聘请环卫工人担任义务监督员,让城市一线的“美容师”成为不文明行为的“啄木鸟”、维护社会稳定的“王二小”,在全市形成管“闲事”光荣的良好风气。
在服务群众方面,奎屯市加强市、街道(乡)、社区(村)和便民警务站“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打通政策法规宣传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并在全市7个街道(乡)“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45个社区(村)建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入库专家135名,组织各类法律专家定期进驻社区(村)坐班接访,围绕基层治理中涉城乡建设、土地转让、劳动保障等民生领域的重大风险隐患,开展研究论证、风险评估、矛盾化解等工作,为基层和谐稳定奠定坚实法治基础。
同时,发挥“互联网+”新媒体普法矩阵作用,开通“华美奎屯·法治时间60分”抖音直播栏目,由律师做客直播间,为居民提供通俗易懂、足不出户的法律服务,日常在线群众1万余人,形成了公益普法、公民守法、全民尊法的良好氛围。
注重基层强基础 带头建设好责任过硬的“担当型”机关
奎屯市落实《全面深化政法改革实施纲要(2023—2027年)》,以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为牵引,以全面落实政法责任制为保障,以深化诉讼制度改革、强化政法单位相互制约为重点,加快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政法机构职能体系。
坚持党建引领,统筹推进网格建设、队伍管理、工作运行保障等工作。落实网格党小组建设、网格党建服务点建设、网格党员公示三项工作及在职党员“单位、社区双报到”制度,全市236个网格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党员主动亮身份、受监督、做服务,带头开展帮扶解困、矛盾化解、宣传教育、民意收集等工作,网格化社会治理末梢不断延伸,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发展的温度、幸福的质感。
积极推动政法组织体系和能力直达基层,以开展“基层基础加强年”为契机,落实政法委班子成员包联街道(乡)、干部进驻社区(村)制度,推动干部深入基层,直达一线,大兴调研之风,开展“实境”锻炼。以实用管用为目的,协助社区(村)入户走访、进圈入群、研判分析,并通过以老带新、以专带非、以干代训等多种形式,强化基层干部依法依规抓工作落实能力、做群众工作能力、发现解决问题能力,妥善处理好基层治理中的难点热点问题。
全面从严树新风 带头建设好纪律过硬的“廉洁型”机关
纪律过硬是政法队伍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奎屯市坚决贯彻中央和自治区、自治州、奎屯市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要求,开展走进廉政基地观警示、走入红色基地悟初心、走上红色讲台谈体会等活动,进一步丰富思想崇廉、文化养廉、教育促廉、阵地育廉、融合倡廉的实践载体,驰而不息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警走深走实。健全全员政治轮训制度,推进常态化实战练兵,不断加强政法干警政治历练、业务训练、实践锻炼,擦亮“锻造五型铁军,护航平安奎屯”名片。
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和重大事项请示汇报制度,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认真执行党内各项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制度,对各级各类督导反馈问题全面认领、认真整改。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细则精神,自觉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制度,严格执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经常“洗澡除尘、查体治病”,在各方严格监督约束的“聚光灯”下工作生活。严格管理家属子女和身边人员,及时向组织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做到严守纪律、令行禁止,严以修身、砥砺品格,严守公德、规范言行,确保政法队伍正气充盈,政治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