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拉尔市法学会多举措发挥“首席”法“智”力量
“把脉问诊”开良方 “对症下药”治病根
家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某小区的黄某,2020年10月至2023年7月,多次在网上投诉平台反映该小区锅炉房和附近酒店锅炉房噪声严重扰民,年年信访、重复信访,要求将该小区接入市政集中供暖,消除噪声。
阿拉尔市信访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热力公司、涉事房产公司及黄某家所在的街道办等部门多次召开协调会,聚力攻坚,数十次到黄某家走访协商,但始终收效甚微。
为妥善化解这起信访积案,阿拉尔市法学会组织多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召开会议,认真研究分析,并多次赴小区住户家中进行调研走访,了解实际情况,对黄某反映的问题进行政策解读、法律阐释,引导其息诉罢访。
随后,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在充分考虑黄某诉求的基础上,根据“三到位一处理”的工作要求,结合黄某反映的实际情况,多次召开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小组会议研究化解措施,并提出协调阿拉尔市生态环境监测站进行检测,积极督促房产公司进行隔音降噪处理,确保达到国家标准,同时由街道办结合黄某家中的实际情况制定帮扶方案等建议。
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与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与黄某达成协议,并当场签订《息诉罢访协议书》,黄某一家人终于回归了正常生活。
2023年以来,阿拉尔市法学会充分发挥“智囊团”作用,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对“四个重大”进行“把脉问诊”,依法依规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有效化解了一桩桩涉企、涉民案件,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
第一师阿拉尔市党委常委、副政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张勇表示,阿拉尔市法学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带领阿拉尔市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2023年兵团法学会工作要点》,认真开展法学研究、法学交流、法治实践和法律服务活动,为推进兵团中心城市建设贡献法治力量。
主动担责,推行“首席”接访制度
阿拉尔市法学会积极探索会员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在阿拉尔市信访大厅设立接待席,参与涉法涉诉信访事项的化解,法学会会员到信访大厅接待来访群众,为来访群众答疑解惑,对所接待的信访事项全程负责,并深入一线了解实情,直至问题彻底化解。
“非常感谢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帮助,让我懂得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希望。”近日,家住阿拉尔市九团的群众周某专程来到阿拉尔市信访接待中心表达感谢。
周某在阿拉尔市某建筑公司承建工地从事倾倒混凝土工作期间,因为塔吊工人操作失误,导致料斗压在周某胸部,造成胸部左侧肋骨骨折,经司法鉴定为十级伤残。但在向建筑公司索要工伤补偿款时,因入职时并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仲裁机构认定建筑公司与周某不存在劳动关系,导致赔偿事宜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陷入僵局。
周某万般无奈之下,来到阿拉尔市信访接待中心反映情况,正在值班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认真了解案件经过后,多次通过电话联系工地负责人均未接通。在调解无果的情况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建议周某提起诉讼,并为周某仔细分析案情,讲述相关法律知识。
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认为,周某虽未与建筑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但周某在建筑公司工作,直接为建筑公司创造经济利益和其他物质利益,建筑公司承受利益并通过张某向周某支付报酬,据此行为,可认定阿拉尔某建筑公司张某与周某形成雇佣关系。周某接受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建议,对阿拉尔市某建筑公司张某提起诉讼。
考虑到周某本人受伤未愈,家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律师费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本着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办快事的原则,主动与第一师司法局沟通,为周某争取法律援助。
截至目前,阿拉尔市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累计接待来访群众120批338人次,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服务180余次。2023年以来,依法化解国家交办的第三批重复信访积案15件,累计组织200余名党员干部赴基层排查化解信访矛盾纠纷580余次,依法依规化解142件(次)。
张勇表示,阿拉尔市法学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工作,积极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为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困难诉求提供法律意见,引导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累计参与调解各类纠纷8300件,其中司法确认1635件,涉案金额2.55亿元,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在第一师阿拉尔市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问诊”企业,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
2013年11月,A企业与B公司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约定将政府划拨的24亩土地转让给B公司作商业用地,并偿还A企业全部债务1530余万元。同时,B公司向A企业支付划拨土地转商业用地土地出让金540余万元,向国土资源局支付土地出让金360余万元。
在办理划拨土地转商业用地土地使用证时,B公司被告知该土地只能用作工业用地。B公司认为A企业存在欺诈行为,10余年间多次向阿拉尔市人民法院、第一师中级人民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提起诉讼,要求A企业返还高额土地出让金,但均未达到预期结果。
阿拉尔市法学会主动承接该起案件,多次赴相关单位、企业开展调研、走访,深入法院调取卷宗,组织阿拉尔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召开案情分析会,认真分析该起案件。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相关规定和该土地的使用性质综合分析,认为A企业未获得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批准,违规出让政府划拨用地,收取土地出让金,导致B公司支付大量资金却无法达到该土地用作商业开发的目的,损害了B公司利益。
为使该案件案结事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与相关单位进行协商,并多方征求意见形成法律意见书,引导B公司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
2023年7月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第一师分院决定受理B公司的抗诉申请,并采纳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法律意见。2023年8月,检察院经过审查认为,法院对该起案件作出的民事判决所认定的事实缺乏证据证明,根据《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规定,对该起案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现该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张勇表示,该案是一起长达10余年的土地出让维权纠纷。在这起案件中,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出具的法律意见具有中立性和权威性,虽未直接解决B公司诉求,但却给B公司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法律意见,指明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达到了预期效果,切实捍卫了法律的尊严,为平安阿拉尔、法治阿拉尔建设贡献了法治力量。
近年来,阿拉尔市法学会大力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积极服务重点法律咨询项目和重大事项法律评估,积极开展“问诊民营企业”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活动,组织召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对企业家提出的法律问题一一解答,并对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提出应对措施。
2023年以来,阿拉尔市法学会共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深入105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排查企业在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合同签订履约法律风险265条,为96家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提供免费法律咨询500余条,梳理多发性法律风险并提出法律意见建议30条,出具“法治体检”报告27份,免费出具法律意见书118份。
同时,法学会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和会员深入国有企业、国资公司,针对重点、难点清收清欠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取证,制定清欠工作措施,依法依规推动清收清欠工作突破难点、突出重围、突出困境。截至目前,累计清收清欠历史债务回笼资金1.65亿元,切实有效推动了阿拉尔市清收清欠工作取得新进展。
深化法治宣传,扩大“首席”影响力
阿拉尔市法学会坚持把法治培训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工作来抓,以阿拉尔市职工法治培训学校为“主阵地”,由76名会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组建“师资库”和“群众法治大培训”宣讲团,精心制定培训计划,常态化参与职工群众、网格员、人民调解员、餐饮行业负责人、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外卖小哥、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等基层社会治理力量等群体法治培训5107人,职工群众法治意识有效提升。
除此之外,阿拉尔市法学会积极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塑造了法治宣传品牌,营造了法治建设的良好氛围。以“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和“双百”活动为抓手,阿拉尔市法学会充分开展普法宣传活动350余场次,发放法律宣传资料10万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0.5万余人次,编发普法短信135万余条,不断提升依法防范风险、依法打击犯罪、依法化解矛盾、依法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以青年普法志愿者和“359”法律志愿者宣讲团为主体,采取“问需于民”的方式,常态化开展法律“七进”、普法小课堂、法治大讲堂等宣传活动,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同时,阿拉尔市法学会还积极打造“互联网+法学会”宣传模式,搭建“丝路普法”,建成“第一师阿拉尔市法学会”官方网站。2023年以来,法学会会员共拍摄普法宣传短视频313部,撰写并发表法治类文章120篇,粉丝量突破56.5万,点赞量206万。向师市政法各单位征集稿件1402篇,编印《丝路法苑》双月刊、《国家人民防线专刊》画报等,拍摄制作《笃行不怠建新功 踔厉奋发再起航》法学会工作宣传片,不断扩大法治宣传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