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法学会未成年人保护研究会揭牌成立

  本报讯(记者田雄 □洪泓) 近日,福建省泉州市法学会在鲤城区人民检察院举行“泉州市法学会未成年人保护研究会”揭牌仪式,并召开“凝聚法治力量 共奏‘护未’强音”征文获奖作者表彰会议。泉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法学会党组书记谢晓章,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苏紫燕等有关负责人以及获奖作者代表三十余人出席揭牌仪式和会议。

  会议强调,要坚持政治引领,凝聚思想共识。通过广泛开展课题研究、年会座谈、法治宣讲等活动,深入研究、阐释精神内涵,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未成年人保护研究会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要坚持强基固本,凝聚强大合力。通过研究交流促进从理论上清晰界定数字未检的内涵与外延,从实务上深入探索数字未检的实现机制和方法,更好地利用大数据作为工具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保驾护航。要坚持典型推介,擦亮“泉州品牌”。继续发挥业务特长、经验特长,共谋思路,群策群力,打造属于泉州市法学会未成年人保护研究会的特色亮点、树立特色品牌。

  会议强调,要把握一个“高”字,坚持政治引领强化保护力度。积极顺应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事业发展需要,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从实践中着手,从理论上着笔,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更加有力支撑。要瞄准一个“新”字,坚持与时俱进提高保护精度。注重探索研究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新需求、新问题,不断探索未成年人保护实现新机制、新方法,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添翼添力”。要坚持一个“融”字,坚持融合互促增进保护深度。注重聚焦未成年人保护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不断总结有效经验,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开创富有泉州特色的未成年人保护理论研究新局面。

  会议通报了“凝聚法治力量 共奏‘护未’强音”征文获奖名单及评奖结果。活动收到来自国内外学界和法院、检察院等关注未成年人民事行政司法保护、刑事保护以及其他综合类文章共计128篇,最终确定30篇论文分别荣获征文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5个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征文获奖者代表分别作了论文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