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法严惩粮食购销领域职务犯罪
不久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10起粮食购销领域职务犯罪典型案例。这批案例充分彰显了检察机关会同监察、审判等机关依法严肃惩处粮食购销领域职务犯罪案件的鲜明态度,充分体现了司法机关强化责任使命、依法能动履职、主动担当作为,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加大对职务犯罪案件追赃挽损力度,促进涉案单位堵住制度漏洞,切实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决心。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事关国计民生和“国之大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近年来,粮食系统腐败行为虽然在监管、存储、轮换、购销、财务管理等诸多领域都有发生,但购销腐败问题线索千头万绪、案件高发多发、群众反映较为集中。为此,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专门部署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最高检高度重视,专门下发通知,提出工作要求,组织全国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积极参与专项整治,协同做好维护粮食安全工作,持续释放严的信号,体现了对做好维护粮食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
纠治“靠粮吃粮”,重在惩前毖后。必须坚持从严从实、突出标本兼治,对涉粮问题做到应查尽查、彻查到底、严肃问责。此次发布的涉粮食购销典型案例,意义不止于深挖细查以粮谋私等突出问题,曝光“靠粮吃粮”的“粮仓硕鼠”,更旨在通过强化释法说理,讲授法治课、解析专题案例,制发检察建议书,配合审判机关组织旁听庭审,支持监察机关拍摄警示宣传片等方式,用好案例“活教材”,提升办案的辐射效应,进而填补监管缺失缺位、内外勾结、执法不严的漏洞,推动粮食购销领域反腐从专项整治迈向全面整治的新阶段。
当前,粮食购销领域仍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领域。持续深化整治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一方面,要对重大腐败案件进行通盘总结,用典型案例提高人们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让广大干部警醒、知止,保持强大震慑;另一方面,还要针对当前所发生的典型问题进行研究把脉,在建章立制上狠下功夫,促进粮食购销领域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通过扎紧扎牢制度的笼子,从源头上阻断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的发生。通过打出制度管用、监管有力、司法成熟“组合拳”,可有效敦促粮食购销领域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自觉守法、诚信履职,切实杜绝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违法行为。
粮食购销领域反腐要持续深化,除了制度建设、案例公布之外,至关重要的是各相关部门众志成城、攥指成拳,不折不扣地落实主体责任。只有检察机关和监察、审判等机关协同推进,做到一体谋划和推动以案促治,方能对整个粮食领域各个环节实行有效监督,彻底铲除“靠粮吃粮”的腐败土壤,努力为惩治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共同守护好大国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