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牌家事调解员宋兰英的“调解秘籍”
宋兰英身着一套干练西装,面色红润,说起带着宁波乡音的普通话来中气十足,语速很快,气势如虹,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她年轻时叱咤商海的企业家形象。现在,她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司法局宋大姐调解工作室负责人。宁波市江北区调解委员会主任王军民说,宋兰英充满号召力,从最初江北调解队伍的新人,到将往日的人脉资源融入自己的调解团队,“现在我成为她团队的一员了。”经由宋兰英调解的案子,法官即便联系不到当事人,也可以通过她从中传话。一些当事人更是在调解后将她视为亲人,长年联系。
宋兰英的调解生涯始于公益红娘,退休后,她先是与几名好友成立“英英红娘站”,业务范围从婚介、“红娘售后”调解夫妻矛盾逐渐拓展到婆媳矛盾、亲子教育、遗产继承等家事矛盾。2019年,在鄞州区司法局和鄞州区白鹤街道支持下,宋兰英成立宋大姐调解工作室,负责离婚、抚养、赡养、遗产等领域的调解工作。
2023年3月,宋大姐调解工作室正式构建起的婚姻家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联动鄞州区公安局、鄞州区人民法院、鄞州区民政局,实现“多方联动、多向辐射、多维发展”。在工作室,宋兰英和团队所获得的荣誉摆满了一面墙。是什么让宋兰英的调解事业蒸蒸日上?近日,民主与法制社记者走进宋大姐调解工作室,一探宋兰英的调解秘籍。
“从情感上打动当事人”
宋兰英有一股气势,这让她在矛盾双方之间能迅速树立威严。
2023年12月初,一起离婚案通过诉前调解程序由法院委派到宋兰英手中,男方如约来到调解室,还带了两名“壮胆”的同伴,其中一人上来就拍桌子,高声要求录音。
宋兰英对这名当事人印象深刻,她听闻,当事人曾将参与劝解的居委会工作人员和警察都骂了个遍。但这吓不倒宋兰英,她对男方同伴厉声呵斥道:“你拍什么桌子、录什么音,你又不是当事人!婚姻案件不公开,人家家里的隐私,你们听什么!先出去。”三言两语就镇住了场子,两名“闲杂人士”只好悻悻地离开了调解室。
“我怕他们会当场吵起来,太激进了。”宋兰英告诉记者,这对夫妻是二婚,却闹到了打起架来一方举斧头、一方抡水管的地步。根据当事人的态度,宋兰英判断,这段婚姻已经无可挽回。她认为,这类影响到当事人人身安全的矛盾,以及出轨、赌博、吸毒等都是无法调和的婚姻“症状”,要坚决远离。
“本来感情基础就不深,既然已经吵到这个程度了,我也尊重你们的意愿,该离(婚)就离掉。”调解现场,宋兰英对痛哭不止的女方说道,一边轻拍后背以示安抚。
在宋兰英的调解中,情绪疏导举足轻重。“不管对错,首先要把双方情绪安抚下来,否则调解工作就无法有效展开。”
通过疏导情绪,宋兰英很快得到了当事双方的信服,接下来的财产分配就好办多了。她和当事人一笔一笔捋清家产。从前互不相让的两人在宋兰英的劝解下各退一步。“如果不是宋大姐你对我这么好……”女方在调解时不断重复道。敲定了财产分配方案,这起不死不休的离婚案最终以干脆利落的和平分手而结案。
王军民对宋兰英的劝服工作深感佩服。在宋大姐调解工作室正式成立前,宋兰英的调解工作主要在江北区调委会开展。王军民和宋兰英经常探讨交流调解技巧,有时共同参与调解。“我们更多的是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给当事人厘清法律权利义务关系。”王军民说,宋兰英不一样,她社会经验丰富,对人情世故了如指掌,又有耐心,知道如何从情感上打动当事人。
“能用情感来解决问题,就不靠法律。”宋兰英认为,这是调解的意义所在。法庭需要维护法律的权威,而调解员可以放下身段,抚慰当事人压抑的情绪,并解开心结。她见过太多鸡飞狗跳的家庭生活,有小夫妻因为婆媳矛盾导致婆婆投河自尽而反目成仇,有一大家子因为家产分配不均而产生遗嘱纠纷,她都予以伤痕累累的当事人理解和包容,在邀请双方落座谈判前,愿意连着几次和当事人煲好几个小时的电话粥。
“当事人都很信任宋老师。”鄞州区白鹤司法所工作人员毛丽黎说,调解结束后,丧母的当事人中的姐姐会抱着宋兰英哭泣:“我们再也没有妈妈了,你就像我们妈妈一样。”另一起纠纷中,收入微薄的大姐在上海独自照顾住院瘫痪的弟弟,在宋兰英的调解下,同另一位家庭成员争取到已故父亲的一点遗产,这位大姐不愿接听法官的电话,但亲切地称宋兰英为“小宋”,二人至今一直保持着联系。
“有什么好计较的”
陈佳煜对宋兰英的印象是“好说话”。陈佳煜自2022年起成为宋大姐调解工作室的一员,负责文书案卷记录。这一年,工作室打通“法院+民政”受案途径,通过工作室调处与民政坐班的方式与当事人面对面沟通,转入工作室的纠纷案件越来越多。
“有什么好计较的?”采访时,宋兰英的这句话出现了好几次。在她看来,很多时候,分出对错并不利于纠纷解决,反而容易激化矛盾,婚姻家事中尤其如此。
宋兰英习惯对调解做“减法”,从不追究对错,而是专注于问题解决。她接到过一对开饭店的夫妻纠纷,妻子因为丈夫动手而闹离婚。这位丈夫告诉宋兰英,自己没有打人,只是推了妻子一把。宋兰英毫不客气地指出他的问题:“夫妻俩开饭店已经很辛苦了,你推她干吗!现在她要离婚,你咋办?”她让这位丈夫回家向妻子道歉,并承诺剩下的工作交给自己。
“其实我知道,不可能是这么点小事就闹离婚,但我不能深入。”宋兰英说,很多时候,刨根究底会带出没完没了的争辩。而这起纠纷中,妻子并不是铁了心要离婚,在分析完离婚的利弊后就不再提离婚的事了。
说到底,离了婚就能解决问题吗?和现任有矛盾离了婚,再找一个就会更好吗?对于那些没有犯下原则性错误的夫妻,宋兰英总会这么问他们。她觉得矛盾的根源在于当事人婚姻观不正,借离婚来逃避现实,而没有正视和真正解决亲密关系相处中的问题。她把这些问题归纳为“斤斤计较”,揪着些不重要的细节,让自己和家人陷入无止境的纷争和痛苦中。
去年,宋兰英调解过一对年轻夫妻的离婚纠纷。前后调解了四次,次次都以和解收尾,而后反反复复,直到最后一次,宋兰英收到市妇联转来的一起离婚诉前调解案,这对夫妻名列原被告两栏。
疑惑的宋兰英只好又一次叫来夫妻俩促膝长谈,不出意外地,双方再一次言归于好。不过这回,宋兰英留了个心眼,追问了妻子沈女士一句:“回去以后你老公睡哪里?”沈女士答:“睡厨房。”宋兰英明白了,她还是没有解开心结。
纠纷的起因是沈女士提出将母亲接到家中照顾,要求丈夫宋先生出外租房三个月,双方还签订了协议。然而,三个月后,宋先生却不愿回家。经过宋兰英的调解,宋先生被劝回家中。但沈女士始终认为丈夫的“叛逆”行为是因为外住期间出轨舞伴,几经调解仍疑虑不散,又是在丈夫的车里安装定位装置,又是将丈夫赶到厨房,忍无可忍的宋先生最后提起了离婚诉讼。不愿离婚的沈女士于是向市妇联求助。
实际上,这对夫妻奇怪的相处模式源于宋先生婚前曾对沈女士隐瞒了过往婚史,以及与前妻育有一子的事实,沈女士在婚前得知真相后虽然表示原谅,但心里一直认为丈夫亏欠自己,从而变得强势,平日里对丈夫百般挑剔。宋先生自知理亏,婚后放低姿态,包揽所有家务,并且上交全部工资,甘愿“臣服”于妻子的“领导”。
然而,三个月的自由生活让宋先生仿佛重获新生,他靠开网约车攒下零花钱,和朋友恢复聚餐,又给自己报名舞蹈班。他信誓旦旦表示自己没有出轨,只是独居的日子多姿多彩,他再也不愿回到过去的高压生活中,矛盾在妻子的一次次过分挑剔中彻底爆发。
宋兰英看出来了,两人感情仍在,只是妻子迈不过心里那道坎。“明明想让老公回家,但行动却总是把人往外推。”宋兰英一语道破沈女士的矛盾所在。在宋兰英的劝说下,沈女士答应给予丈夫更多尊重和关怀,并且松口让丈夫住回卧室。“那他要抱你,你给抱吗?”吸取了前几次纠纷反复的教训,宋兰英干脆把问题包揽到底。
调解后的第三天,宋兰英联系宋先生做回访,对方开心得像个孩子:“(我们)彻底好啦!她不给我抱,我说你答应过宋老师的,她就给抱了。我现在不叫你宋老师,我叫你宋姐,你就是我姐姐!”
其实,不少家事矛盾在宋兰英看来都是孩子气的,年轻时生意场上的沉沉浮浮让她看开了很多事。“每个人都是在痛苦中成长,哪有人事事顺利的?”宋兰英说,就算别人确实做错了又如何?要允许人生不如意,放下那些无关紧要的矛盾,天地才会更广阔。这样的处世哲学,或许就是宋兰英的调解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