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河池:以清廉政法机关建设为抓手提升政法工作质效
政治铸廉 制度护廉 文化润廉
本报讯(□罗宗明 通讯员覃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委政法委健全政法机关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开展清廉政法机关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专项行动能力。一年来,河池市审判机关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27亿元;检察机关化解涉企矛盾纠纷24件;公安机关侦破经济案125起;司法行政机关排除涉企法律风险21个。
今年以来,河池市委政法委以清廉政法机关建设为抓手,践廉于行,促进机关风气正、人心齐、干劲足,政法工作质效不断提升。今年第三季度全市群众安全感98.41%、政法队伍执法满意度91.86%,分别排名全区14个地市中的第4位、第5位。
政治铸廉 不断深植“清廉政法”理念
“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属性,以学正风,让清廉理念深植党员干部心中,形成学中干、干中学,不断提高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河池市委政法委政治部工作人员介绍。
该委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和对党绝对忠诚教育。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政治轮训、全体干部会、党支部会、培训班、学习研讨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党员干部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把坚持和加强党的绝对领导贯穿政法工作和机关建设各方面。
今年以来,共召开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5次、举办培训班5期、开展研讨6次,领导上党课9场次,形成调研报告7篇,实施“为民解忧办实事”5项。同时,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常态化开展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检查,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及自治区实施办法,以政治督察、案件评查和纪律作风督查巡查为抓手,实现对全市11个县(区)55个政法单位党内督查巡查全覆盖。
制度护廉 不断优化“清廉政法”路径
“市委政法委出台《关于践行‘四下基层’制度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案》《市级政法机关联系点工作方案》《‘三官一律’下基层分片包屯工作方案》后,我下基层的干劲更足了,工作更有成效了,群众更满意了。”河池市委政法委党员干部、驻村第一书记蒙卓说。
河池市委政法委把制度建设作为清廉机关建设的固本之举、长远之策,完善覆盖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各制度举措衔接配套。及时修订《河池市委政法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明确领导班子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每季度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和党支部书记责任。完善机关“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选人用人、经费使用、考勤管理等18项制度,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廉政谈心谈话等要求。印发《党委政法委对政法单位执法活动进行监督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政法队伍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市委政法委协助管理政法单位领导干部工作的通知》,明确12个方面的执法监督职责、4个方面案件督办内容、6个方面顽瘴痼疾排查重点以及8个方面协管政法领导干部要求。与市纪委监委建立沟通会商机制,通过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参加或列席会议、通报情况、征询意见等方式进行沟通会商,推动形成监督合力,提升监督质效。健全完善廉政风险排查防范机制,排查廉政风险点并落实防控措施23项。
文化润廉 不断增强“清廉政法”动力
“黄英德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始终把清正廉洁视为第一生命、第一形象,带头规范自身行为,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树立良好家风家教,用干净担当铭刻坦荡无悔的人生。”河池市委政法委党员干部韦朝阳在党员学习会上声情并茂分享学习心得。
该委把加强清廉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实抓好。紧扣“廉洁公正”主题,利用平安河池网、“两微一端”和大厅走廊、党员活动室等设廉政专栏和建廉政书吧、文化墙、张贴名言警句,打造看得见、摸得着的清廉文化阵地。加强经常性纪律教育、英模教育和警示教育,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分管领导和分管科室干部分层级全覆盖开展廉政谈心谈话48人次。开展学习宣传“新时代政法楷模个人”黄英德和鲍卫忠、曹艳群、余岚强、韦国东等政法模范先进事迹活动,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观摩庭审、节前廉政谈话等方式强化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恪守廉洁自律,严守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通过邀请家属进机关座谈和领导干部家访等方式,引导干部家属重家教立家规、传家训正家风,发挥好家庭成员知廉守廉助廉作用,筑牢家庭廉政防线。今年以来,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拒绝酒驾醉驾承诺书》各33份,不断提升“八小时外”监督质效。
如今,崇廉、尚廉、守廉、践廉的新风尚在河池市政法机关落地生根、蔚然成风,干部队伍纪律作风进一步好转,素质能力进一步提升,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政法形象进一步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