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首都法学家沙龙——数字时代首都法治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在京举办
本报讯(记者任文岱) 近日,为响应数字中国和法治国家建设号召,由北京市法学会主办、北京工商大学承办的“2023年首都法学家沙龙——数字时代首都法治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姜伟,北京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郭旭升,北京市人才工作局人才高地建设处处长龙毕敏,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郭建华等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数字法学既是法学学科中技术含量最高、受技术影响最大,并与技术创新同步发展的前沿学科,又是具有国际性的涉外学科,容易形成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理论术语、法治规则、研究范式。在国际数字经济和科技产业竞争的主战场,迫切需要提升我国在国际数字化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会议强调,加强首都法治人才培养是北京市法学会的重要任务,加强数字法治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培育符合数字时代需求的数字法治人才,对于首都乃至全国的法治建设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北京市法学会要加大数字法治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为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人才保障,奋力谱写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北京篇章。
此次论坛聚焦“跨界、融合和人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数字法治人才需求与供给,探讨了相关问题。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海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互联网法院、抖音平台商业政策研究院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学者和部分数字法治创新实验班学生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