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宁:把法治刻在心中落于行动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立法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首要环节,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起点。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立法的工作者,贵州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二处四级调研员邓宁,时刻把法治刻在心中落于行动,用责任、毅力和担当,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创新奉献的故事,生动展现着当代立法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
强化学习提升立法素养
“很高兴成为光荣‘立法人’队伍中的一员!”10年前的邓宁掷地有声。
时光荏苒,每次回忆起当时的选择,邓宁仍然感慨万千:“出于对法治实务工作的向往,2014年我经过遴选考试,选拔到贵州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二处,主要承担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废止、解释非经济类地方性法规具体服务保障等工作。”
立法并非一件容易的工作。参与立法工作需要政治性、专业性、理论性、实践性极强,仅凭政治热情是不够的。邓宁深知,需要埋下头、静下心,坐得了冷板凳,啃得了硬骨头。
“再忙也要学习。”这是邓宁一直坚持和保持的习惯。
于是,他强化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持续加强对宪法、民法典、地方组织法、立法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升专业水准。
问到其将立法工作做好的“心得”,邓宁坦言:制胜法宝就是先从理论上搞清门道,清楚相关流程。“无论是起草、修改法规草案,还是开展其他重点工作,一要明确工作思路和方针,二要着力抓准问题,三要善于提出方案,四要紧跟时代潮流……”
邓宁一直保有做笔记的习惯,每完成一项工作任务,他总要好好总结一番。十年来,他记的立法案例笔记有十多本。那是他的财富,更是他的“核心竞争力”。
严谨认真提升立法质量
“立法是为国家定规矩、为社会定方圆的神圣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认真、认真再认真。”邓宁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近年来坚持立法先行,探索建立法规标准和创新体系,制定颁布一系列大数据地方性法规,以法治护航和助推贵州大数据发展。”邓宁说,制定《贵州省大数据安全保障条例》是他参与立法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
时间回溯到2017年,针对大数据安全风险大量存在、安全要求与共享开放需求矛盾凸显、安全法规尚待完善等问题,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及时将大数据安全保障条例列入立法计划。属于创制性立法、无上位法可循,任务重、时间紧、人员少……面对诸多困难,怎么办?
“让我来!”邓宁主动请缨,承担起文本起草任务。
为确保文本质量,邓宁建议利用2018、2019贵阳数博会期间召开会议,征求与会知名大数据专家意见,专门赴北京征求公安部网络安全部门意见,历时两年多终于完成条例出台相关工作。
“这是切实履行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开展先行先试、推进‘制度创新’职责,配合大数据战略行动的具体体现,为国家数据安全立法进行大胆探索……”中国大数据安全保护省级层面首件地方性法规《贵州省大数据安全保障条例》的及时出台,获得了诸多好评。
近年来,邓宁先后承担了《贵州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修正案》《贵州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修正案》《贵州省老年教育条例》《贵州省地方立法条例修正案》等20多件法规的制定修改工作。
“对立法中涉及的重大问题经常深入调查研究,反复比较分析,大到制度设计是否符合规律、符合实际,是否可执行、可操作,小到一个法条、一个表述、一个标点,都要反复推敲、字字掂量。”谈到为使通过的每一件法规、经办的每一项工作成为精品所做的努力,邓宁无比欣慰。
心系群众提升立法温度
几年前,邓宁在参与制定《贵州省养老服务条例》《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时,建议对“育儿假”“陪护假”作出规定,被采纳后深受人民群众欢迎。
然而之前,仅仅规定可以享受假期,并没有明确具体的天数。基于这种情况,邓宁就该问题建议并全程参与专题调研。
“只有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才能广泛凝聚立法共识,才能让每一件法规都满载民意、贴近民生、顺应民心。”调研中,邓宁的话让大家印象深刻。
“职工父母年满60周岁患病住院的可享受7至15天陪护假。”“对依法登记结婚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10天;符合政策生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女方增加产假60天,男方享受护理假15天,3周岁以下婴幼儿的父母双方每年享受育儿假各10天。”最终,这些建议均被采纳。
像这样心系群众的事例,不止这一件。
如,在参与制定《贵州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时,邓宁提出“对拟聘用的辅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当按照招聘岗位依法建立劳动关系并签订劳动合同”的建议,明确了和辅警签订合同的主体,使辅警的待遇有了更好保障;在参与制定《贵州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时,邓宁又主张将具有贵州特色的“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写入条例。
此外,邓宁在参与起草《贵州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协助开展《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松桃苗族自治县苗医药发展条例》等报批法规论证工作时,对民族节日放假、苗医医师资格等重大问题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
“立法是十分严谨的工作。一件法规的出台需要经过很多必要的程序。从纳入年度立法计划到召开立项论证会,从全方位的调研到一轮又一轮的修改,从对每个立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到听取协调各相关部门的意见,背后凝聚着立法工作者的大量心血与付出。”谈及以后的打算,邓宁坚定地说道:“我要向身边一批又一批的同事学习,在民主法治征程上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