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虚假宣传的“网红节电器”

  “‘节能神器’,告别昂贵电费”……寒冬时节,不少消费者会在家中使用取暖设备,耗电量较大。为此,一些“网红节电器”又火了。近日,记者浏览多家电商平台发现,不少商家售卖各类节电器,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声称节电效果可达30%—45%。然而,有消费者表示,“用了1个月,电费不少反多,妥妥的智商税。”(11月28日《工人日报》)

  每到夏冬用电高峰,随着空调、电热油汀等大功率电器的长时间使用,带动电费直线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电商兜售的“节能神器”,无疑会触动消费者的敏感神经,吸引不少人欣然购买。

  在商家口中,“网红节电器”往往被吹嘘得神乎其神,“通过优化电压,平衡电流回收电路中的电流损耗,根据电器能耗自动调节电流大小,提升功率来达到节电效果。”乍一听,似乎很合理。然而,这一所谓节电原理,虽然充斥着各种专业术语,却经不起推敲。据专业人士介绍,市面上销售的“网红节电器”,内部构造十分简单,往往就是一个电容加一块简易电路板。电容的作用主要在于稳定电压,减少无功功率损耗。而居民用电是按照有功功率的消耗来计算电费,因此节电器并不能达到省钱的目的。同时,节电器本身也是一种小型电器,接入电路后定会产生额外的电能消耗,到头来不仅不节电,反而会增加耗电量。对此,电力部门曾做过实验,选用取暖器、电脑、电风扇三种不同类型的家用电器,分别接入市面上不同品牌的六种节电器,并检测一小时后的用电量。通过数据对比发现,用电量并没有减少,有的甚至还有所增加。

  与居民用电不同,工业用电会分别计算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因此,真正有用的节电器主要用于工业等领域。但这种节电器通常造价昂贵,一套动辄要上万元,使用要求也十分严格。这显然不是几十元的“网红节电器”所能比拟的。除了收割智商税外,“网红节电器”如果质量不过关,还会造成安全隐患。一旦在使用中电容被击穿,或内部器件连接不当,造成电线短路,极易引发火灾。

  事实上,“网红节电器”并非新生事物,早在2007年就被媒体曝光是骗局,多地电力部门也曾多次发文提醒,但“网红节电器”改头换面依然活跃在不少电商平台,坑骗消费者。对此,有关部门应加强协同配合,形成治理合力。一方面,“网红节电器”涉嫌夸大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违反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应依法查处,制止虚假宣传行为。另一方面,一些节电器属于“三无”产品,存在安全隐患。依据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有关部门应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相关部门和网络平台要及时采取措施,杜绝虚假“节电器”流向市场,消除劣质产品带来的安全隐患。此外,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与其迷信“节电器”,不如用电“长点心”,养成良好用电习惯,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风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