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今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今年国家宪法日,主题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现行宪法。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如今,以开展国家宪法日活动等为载体,宪法日益走入日常生活、走进人民群众。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新形势新任务迫切要求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使宪法精神深入人心,以宪法精神凝心聚力。
一年来,全国各地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法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小古城村两百余年的古樟树下,村民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句,共商村事。村民依托民主法治乡村建设,不断完善民主协商制度,把“众人的事众人商量”作为治村重要“法宝”。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法治文化公园的夜幕下,篝火熊熊,人声鼎沸。身着各式民族服装的“普法宣传服务队”和群众一道唱着跳着,把法治文化与民族文化、地方文化有机融合,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街道德胜门箭楼北广场,市民迎风排队领资料、学宪法,驻足观看宪法宣传图文展板。
……
随着全社会广泛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人民群众宪法意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充分彰显。
12月3日,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公安分局城南派出所开展“宪法就在身边”宣传活动,民警来到九龙湖公园宪法广场,通过赠送宪法读本、宪法知识问答、案例讲解等,向市民宣传宪法知识,引导群众树立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视觉中国/供图
12月1日,北京市西城区德胜街道综合办、平安办、民生保障办、统计所、执法队等17个职能科室在德胜门箭楼北广场开展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主题宣传活动。 徐安/摄
12月1日,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法学会通过摆放宣传图板、现场解答法律问题、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迎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活动。群众积极参与活动,排队领取法治宣传资料。 王旭光/摄
7月26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党委书记林国荣与村民在樟树下共商村事。多年来,小古城村不断探索构建村级事务民主协商机制,形成了“四议”工作法。 李光印 孙守森/摄
8月15日,云南省大理州乡村振兴试点村光明村举行书记协商院坝会。被誉为“云上村庄”的光明村在推进民主法治工作中,成立了调解委员会、生态委员会、管水委员会等8个委员会。 李光印 孙守森/摄
12月2日,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法院邀请部分小学生到法院“做客”,通过开展模拟法庭、学习宪法知识等,增强法治观念,弘扬宪法精神,迎接12月4日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的到来。 视觉中国/供图
8月25日,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明白人”联合同江市公安局八岔边境派出所来到八岔村滩涂进行普法宣传。同江市创新开展“五边行动”,强化边境民族地区法治建设工作。 李光印 孙守森/摄
8月15日,云南省漾濞县文化广场,普法志愿者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打歌”形式,广泛开展“打歌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李光印 孙守森/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