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海拉尔公安践行使命守护绿水青山

让“草原明珠”生态屏障更加坚固璀璨


  东方白鹳、白枕鹤、大天鹅、鸿雁等数十种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应时而动,先后迁徙过境来到海拉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生态环境保护区内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公安局海拉尔分局环食药侦大队持续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和打击破坏林草及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的主责主业,让“草原明珠”生态屏障更加坚固璀璨。


  网格化巡查,全方位守好生态绿地

  海拉尔地处呼伦贝尔草原腹地,是“三北”防护林重要组成部分,辖区森林面积7900余公顷,基本草原面积40余万亩,林草资源丰富。

  “自然保护区内的巡查防控是民警的一项常态化工作,天天和辖区林草打交道,保护好一片片森林草地,对于我们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尤其是这里的樟子松古树资源,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价值和历史价值。”民警卢鑫介绍。

  海拉尔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樟子松古树总面积达1050亩,百年以上的樟子松有1400余株,平均树龄300年,最高树龄近500年,被称为“绿色文物”。为了更好地推进森林资源保护,海拉尔公安分局环食药侦大队以治安巡防机制为依托,会同辖区森林公安派出所,对辖区内林地、草原、古树名木群落、自然保护地等重点地域开展巡逻防控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海拉尔公安分局环食药侦大队和森林派出所还专门联合林草部门,对林草资源丰富的地域进行网格化管理,并设立了专职网格员,有效预防了各类涉林草资源违法犯罪案事件的发生,促进了森林草原资源保护效力的大幅提升。


  专业化工作,多举措保护野生动物

  海拉尔不仅拥有丰富的森林草原资源,同时也是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每年在巡查中,我们都会发现和销毁猎套、鸟网、毒饵等非法猎捕工具,通过依法及时清理这些工具,保证了过境和辖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的生存安全。”海拉尔公安分局环食药侦大队大队长刘文革说。

  过境候鸟安全迁徙始终是民警心中惦记的大事,每到候鸟集中到来的季节,大队都会专门组织警力对候鸟栖息的重点地域开展巡查巡护及清理整治工作,严防发生针对过境候鸟及其他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今年7月11日,一只翅膀和腿部受伤的西伯利亚银鸥在民警巡逻中被发现,民警迅速将其送到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繁育救护中心,最终,这只银鸥获得安全救护并成功放归自然。据统计,今年以来,海拉尔公安分局环食药侦大队民警救助红隼、黑耳鸢、苍鹰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7只,救助黄雀、白腰雨燕、大鵟等“三有”动物28只。

  不仅如此,海拉尔公安分局环食药侦大队还结合“昆仑2023”“护林2023”等专项行动,持续加大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力度。大队民警认真梳理了涉及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线索,并对辖区内特产商店、工艺品店、集贸市场、饭店等场所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专项检查,一系列规范化、专业化工作的持续推进,彰显出公安机关对于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坚定决心。


  精细化管理,持续性预防林草火患

  “齐抓森林防火安全屏障,共筑北疆万里长城。”在今年国庆节前夕,海拉尔公安分局环食药侦大队、森林公园派出所及森林消防部门协同开展了森林草原防火巡护及联合宣传活动,类似主题的巡护和宣传活动每年都会开展多次。

  “森林草原火灾对于林草资源来说是毁灭性的灾难,往往一点小的疏忽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所以春秋两季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一直是我们的重中之重。”海拉尔公安分局环食药侦大队教导员张亚琨说,大队对于防范火患工作尤为重视。为了确保森林草原防火期各项安全措施到位,巡逻执勤民警通过立体化巡逻方式对涉林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要时段组织多次火灾隐患排查工作。

  与此同时,大队还联合林草部门,及时对进入森林草原防火区域的人员、车辆进行多频次防火宣传,确保进一步从源头上减少火灾隐患,切实提高森林见警率、管事率,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墙”。

  忠诚践行誓言,守护绿水青山。海拉尔公安正全力护航北疆“草原明珠”生态文明建设,多举措、全方位让辖区内山更青、水更绿、景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