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联合发布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共享有爱无“碍”美好生活


  本报讯(记者薛应军) 11月1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举行“让爱无‘碍’共享美好生活”新闻发布会,通报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法律监督工作情况,并联合发布一批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发布会特别邀请手语翻译作现场手语解说。

  2019年以来,最高检协同住建部、中国残联等部门,促成无障碍设施建设检察公益诉讼在全国全面推开,并向信息无障碍、服务无障碍等领域不断深化拓展。发布会透露,2019年至2023年9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公益诉讼案件7526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案件7497件,民事公益诉讼案件29件;诉前磋商结案919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5574件,提起诉讼73件。

  此次联合发布的典型案例包括贵州省贵阳市人民检察院督促规范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建设行政公益诉讼案等12件,涵盖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信息交流和无障碍社会服务等方面,监督违法情形具有多样性,进一步加强了无障碍环境建设与适老化改造的衔接协同,服务保障更多群体的无障碍需求。

  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注重多方协同,合力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共建共治共享,12件案例均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监督案例,通过协调沟通、柔性司法,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争取最佳办案效果,推动解决无障碍环境建设突出问题。

  最高检第八检察厅负责人介绍,案例还体现了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预防性功能,坚持问题导向,以个案办理推动类案监督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及强化科技赋能,以数字检察助力无障碍环境建设信息化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