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法学会推动“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高质量发展

2.8万名青年普法志愿者 19140场次普法宣传活动


  近年来,山西省法学会高度重视“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始终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营造良好法治氛围、提升全民法治素养为宗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切实推动全省“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全省法学会系统共组织2.8万名青年普法志愿者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19140场次,提供法律服务12370人次,组织法治专题讲座5800多场,发放普法宣传资料248万份,累计受众近280万人。


  坚持高点定位,科学谋划全省工作蓝图

  “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由中国法学会、司法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自2008年5月开展以来,组织动员广大青年普法志愿者走进企业、社区、学校和广大农村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宣传法律知识,服务法治实践。山西省法学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法学会工作要求,专门召开党组会议研究部署,联合省司法厅、团省委印发《“2023年山西省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宪法宣传教育、民法典普法工作、党内法规宣传教育,明确各成员单位和省、市、县三级总体要求和工作任务。加强总体部署,提升活动质效。同时,指导各市法学会结合地方实际,及时制定贯彻实施方案或实施细则,以服务山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落脚点,围绕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统筹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为群众办法治实事、为企业解法律难题”等年度重点工作,细化各项普法宣传活动组织形式和工作目标。

  好措施更需要有好落实。2023年春季学期伊始,在山西省法学会的组织下,青年普法志愿者、中国政法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山西分团迅速行动起来,深入该省石楼县城关小学、明德小学,发挥专业特长,开展以“预防校园欺凌 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法治教育活动。其中一堂公开课上,普法志愿者徐显坤从“校园欺凌”的概念入手,从“毁、传、吓、打、骂”五个层面介绍了校园欺凌可能发生的形式,结合具体发生的恶性校园欺凌案件,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并向同学们讲解了面对校园欺凌时的正确做法。据不完全统计,此次普法活动覆盖人数达3000余人,进一步提升了学生们对校园欺凌的认识,提高了学生们的法治意识。


  坚持科学布局,统筹推进普法活动全覆盖

  “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今年5月,山西朔州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10对新人深情地朗读与民法典相关的涉婚姻家庭内容。

  记者了解到,为营造全民学习民法典的浓厚氛围,让民法典“活”起来,真正成为家喻户晓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增强人民群众法治意识,朔州市司法局将民法典宣传“植入”婚礼现场,在婚礼现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法典宣传活动,为在场的来宾呈现一场婚礼与法治结合的视听文化盛宴。

  近年来,山西省法学会坚持科学布局,统筹推进普法活动全覆盖。依托法学会法治人才库组建宣讲团,运用各地区法治主题文化公园、黄河法治文化阵地,以及山西省法学会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三级法律服务平台等宣传阵地,深入开展特色法治宣讲1165场。

  山西省法学会还主动与各级政法单位、法学院校、法律团体加强合作,整合共青团“志愿汇”App、高校“大学生服务论坛”等云平台资源,发布“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信息,广泛动员青年普法志愿者参与活动。组织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参与全省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和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举办16期“农村学法用法大讲堂”线上培训,多部门联合培养“法律明白人”14.3万余人,培育“学法用法示范户”7000多户。优选法学法律专业驻村网格员、高校支教师生、暑假返乡大学生、中小学宣传员等新生力量参与普法宣传,其中,忻州市举行了“预防青少年犯罪暨红领巾研学行校外实践活动”,并为27名少先队员颁发“红领巾普法宣传员”聘书。

  山西省法学会还积极拓展普法活动形式,打通与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的融合渠道、与“为群众办法治实事,为企业解法律难题”活动的融合渠道。充分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领头雁”和“排头兵”作用,一方面结合专家学术优势,针对性开展法治宣讲和权威解读,聚焦各级党委政府首要法律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提供专家建议。阳泉市结合省政府下放行政职权到基层,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开展专题培训,进一步将法治实践延伸到基层一线。另一方面结合经验优势,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带动、指导广大青年志愿者队伍参与基层法治实践,为普法生力军做好示范和表率。以“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为依托,开展“法律服务入百企”专题活动,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实地了解广大企业组织在生产经营中的法律难题和困惑,提供菜单式法律服务和培训,现已深入全省189家企业组织开展入企服务,为企业运用法治思维推动发展、应对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坚持久久为功,奋力推动活动提质增效

  普法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只有坚持,才能有更多的人受益。今年以来,山西省在创新普法形式上涌现了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好经验好做法。太原市举办了“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晚霞增辉银龄展风采”书画展等特色法治宣传活动,长治市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展播活动等,以点带面,形成了浓厚的法治文化宣传氛围。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发挥成员联动以及矩阵宣传优势也是山西省法学会今年的普法亮点。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以“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为牵引,加强与各成员单位联系协同,如参与省司法厅“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和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工作,优势互补,形成互联互通工作格局。同时,运用微电影、短视频、自媒体等多种方式开展普法宣传,如山西省法学会组织广大会员在“山西普法”抖音平台发布116个普法短视频,累计粉丝数达12万人,点赞量143.8万次。运城市利用蒲剧、道情、眉户、快板等地方传统剧种形式,编排法治文艺演出18场,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今后,山西省法学会将进一步增强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理论和实践伟大成就带进千家万户。同时,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和山西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求,服务省委中心工作,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凝聚各方资源力量,加强与法学会各项工作的深度融合,深化与各普法宣传单位的协调联动,提高普法新媒体新技术应用,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力度,切实推进“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