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英文法学期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提升中国法治国际影响力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提出,“推动法学学术期刊多样化、差异化、高质量发展,支持外文法学学术期刊发展,构建法学学术期刊发展长效机制”“加强我国优秀法学研究成果对外宣传”“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国际传播能力”。这为我国英文法学期刊发展特别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中国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步,积累了宝贵丰富的经验。英文法学期刊作为向世界阐释中国法治理论、传播中国法治声音的重要平台,肩负着宣传展示中国法学研究成果和法治建设成就的重要使命。在新时代,英文法学期刊应积极拓展国际化传播渠道,充分发挥自身在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国际传播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一,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国际传播,彰显中国法治影响力和感召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法治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凝聚了法治建设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习近平法治思想不仅对中国法治实践和法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而且极大丰富了世界法治文明的理论内涵,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法治现代化提供中国方案。英文法学期刊是向全球宣传中国法治建设成果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载体,应聚焦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这一重大主题,设置专栏组织专家学者撰写文章进行深入研究解读,产出高水平理论研究成果,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让国际社会深入了解中国法治理论创新发展,全面、真实、立体了解中国法治实践经验,展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道路的独特魅力,扩大中国法治国际影响力。

  第二,加强与国际权威数据库合作,促进中外法学学术交流。国际权威数据库积累了大量用户和读者资源,是提升刊物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重要路径。英文法学期刊作为传播中国法学学术成果的重要平台,应积极推进与HeinOnline、LexisNexis等国际权威数据库合作,提高文章在全球范围内的显示度和可获得性,吸引潜在作者读者群体,探索国际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的传播方式,推动中国法治走向世界、影响世界。在综合考虑法域背景、语言习惯等差异因素前提下,提炼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宣传推介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供其他国家借鉴,推进中国法治故事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让中国法治赢得更广泛的认同。同时,发挥英文期刊促进中外法学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国际学术组织和学者的联系,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法治理论研究成果展开理性广泛讨论,积极发表中国法治声音和见解,加快形成中国法学对外传播新格局。

  第三,拓展期刊数字化传播渠道,提升国际传播实效。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英文法学期刊应推进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推动刊物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优秀文章国际传播效果。在把握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基础上,引导期刊适应移动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实现选题策划、论文采集、编辑加工、出版传播的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升级,探索网络优先出版等新型出版模式,推动数字出版产品“走出去”。一方面,通过国际会议推介、代表团出访等方式积极搭建平台,促进与国际学术机构、高校、出版集团的合作,相互增进交流与理解,推动学术成果对外传播。另一方面,发挥新媒体推送的重要功能,重视英文学术网站建设,借助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双语平台发布年度重点选题方向,吸引潜在发文作者和优质稿源,运用音视频等交互方式推送文章核心观点、创新观点,扩大期刊在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度,推动中国法治研究成果走出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新时代英文法学期刊要坚持服务国家对外传播战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外宣传阐释工作,加强同国际权威法学期刊数据库的合作,提高刊物在国际法学界的传播效能,提升中国法治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

  (作者单位:中国法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