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与岛

  多年后,童忠心站在装修一新的自家理发店里,回想起初次见到王佳辉的那个上午。当时的壁下村破败不堪,坍塌的壁下派出所和小学旧址废墟上杂草丛生,年轻人早已相继离岛,仅剩的五十余名常住居民多是像童忠心一样的老人,孤寂的晚年与海岛孤村相守相伴。

  23岁的民警王佳辉就是在那个时候登上壁下码头的,在村民惊讶又疏离的目光中,命运的齿轮开始运转,无人预料到,壁下村将迎来蜕变与新生。

  壁下村位于浙江舟山嵊泗县嵊山岛的西北侧,是典型的岛外离岛(大岛屿周边的小岛)。日前,已在壁下村度过近60个年头的童忠心,向民主与法制社记者讲述了一个民警与海岛孤村的故事。

  2019年,舟山边防转隶后,壁下村由嵊山派出所接管。王佳辉成为首位壁下社区民警,开始了每年三四个月的壁下村驻守生活。

  春来秋往,“阿辉”越来越频繁地被村民喊在嘴边。媒体敏锐地嗅到这个故事的新闻潜力,前来采访的记者接踵而至,相继报道年轻民警苦守孤村的事迹。一同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还有破落的壁下村。

  几年时间,岛上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壁下村焕然一新。王佳辉也因为驻守壁下村而获得个人三等功与2022年度“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成为浙江省同批受表彰公安英雄模范中最年轻的一位。


  破破烂烂的小岛

  回到故事的起点,2019年,嵊山派出所确定辖区内各社区责任民警名单。所里的年轻民警们打听了一圈,得知壁下村是个“破破烂烂的地方”。几乎没人愿意去,除了王佳辉。他的老家绿华岛也是岛外离岛,壁下村能差到哪去?王佳辉这样想,告诉让他回去想想明白的所长:“不改主意了。”所长于是拍了拍他的肩,事情就这么定下。

  那时,王佳辉还不太明白这个拍肩所代表的意味,直到真正来到壁下村,顿时心凉了一截。这里比他想象的还要破旧,石条垒砌的码头上到处都是脏兮兮的海藻,石壁上密密麻麻爬满了海蟑螂,一有风吹草动立即四散而去,看得人头皮发麻。这种小虫子在岛上无处不在,也溜进过王佳辉的警务室。不过,和后来爬上床的蜈蚣相比,海蟑螂也不算什么了。

  他沿着阶梯一路向上,破损的石阶一看就有些年头了,一不留神很容易踩空跌倒。沿途的石屋许多都已经很老旧了,甚至已经算得上危楼,但依然有人烟。王佳辉觉得自己像是行走在二十多年前的渔村里。

  警务室设在村委院子里,王佳辉的寝室就在警务室后面,紧贴着山壁。几平米的小房间挤了两张单人床和一台冰箱。他选了靠门的那张床。海边的潮气后来让这张床冒出了蘑菇,被子和枕头上长出成片的黑色霉斑。大大咧咧的王佳辉也不在意,稍微清理一下,倒头就睡。

  至于那台冰箱,初来乍到的王佳辉不怎么用,他不会做饭,饿了就去半山腰的小店买方便面和火腿肠。凑合着吃了几顿后,小店阿姨实在看不下去,拉着他到家里吃饭。王佳辉不好意思,推却了几次,实在抵不过阿姨的热情,只好留下吃饭。

  后来更多时候,王佳辉的吃饭问题是靠同住村委院子里的电工师傅魏海胜解决的。有时魏海胜做饭,叫上王佳辉一起吃,有时他带着王佳辉去村民家“蹭饭”。作为回报,王家辉每次从嵊山回来,都要去菜场带些蔬菜水果,回赠给蹭过饭的壁下村民,最后留下一份,作为魏海胜和自己的伙食。


  万能的“话痨”

  在魏海胜面前,王佳辉称自己是“学徒”。魏海胜在壁下村身兼多职,岛上大大小小的维修几乎都归他管。王佳辉初来岛上时,人生地不熟,比他早来一年的魏海胜带他认识各家各户,也传授他一些修理岛上陈旧设施的技巧,是他在岛上最初的领路人和最亲密的同伴。

  魏海胜的印象中,刚到岛上的王佳辉生涩腼腆,直到和村民混熟后,成了个“话痨”。转变其实始于通讯信号。村里除了山顶,其他地方的信号总是不稳定,需要和外界联系的时候,王佳辉得举着手机到处找信号。玩手机在这里更是奢望,于是,他找了个解闷的办法——和村民聊天。

  这个办法后来成了王佳辉岛上工作的主要方式。初来壁下村的王佳辉有很多工作要做。壁下派出所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已撤销,没有前辈对他叮嘱交接,他要从零开始摸排村里的情况。很快,他发现比起正式的走访,有事没事找村民拉家常更加事半功倍。

  几周下来,他和村民聊了个遍,关系迅速热络起来。大家都知道,有事就找王佳辉,问题很快能解决。小店老板崔良明说,他耐心又客气,办事还利索。

  在村民看来,王佳辉和魏海胜一样,几乎是万能的。壁下村常住人口简单,没什么大案,有的是杂七杂八的非警务事项,比如修电路。岛上线路老旧,停电是常有的事。特别是台风天,一晚上能停电五六次。岛上的贻贝加工厂、居民生活都离不开电。每当这时,魏海胜就要跑到码头边的电闸房推电闸。王佳辉怕他一个人出事,也跟着一起冒着风雨往山下赶。

  山下浪潮汹涌,石阶尽头已经没在水中,通往电闸房的唯一一条路断了,他们只好从山坡上绕道,穿过一间早就人去楼空的房子,再翻过一道3米多高的石墙,才能进入电闸房送电。

  今年六十多岁的崔良明谈起王佳辉有些心疼:“(他)这么年轻,来岛上什么都没有,难呀。”岛上老人都这样想。熟悉之后,他们把王佳辉当成自家孩子体贴,隔三岔五嘘寒问暖,拉着他来自家吃饭更是常事,甚至有一回,四五户人家争着抢王佳辉到家里吃饭。

  王佳辉哭笑不得,但也开始觉得,岛上的生活似乎没那么难熬,村民给了他如同亲人般的关怀,让他感到暖心。他告诉前来采访的媒体,自己在岛上有五十多个爷爷奶奶,“其实很幸福”。

  童忠心是王佳辉最挂念的一位爷爷,他孤寡一人,以理发的微薄收入度日。在他漫长的孤独人生中,王佳辉的出现是生活中的一抹微光。他会陪老人聊天,送来岛上没有的胃药、蔬菜水果和肉。渐渐地,童忠心开始像岛上别的人家期待孙子孙女放假回岛那样期待王佳辉的到来。


  焕然一新

  今年7月,记者跟随王佳辉来到壁下村。同行的还有所里的实习民警,他们在壁下码头第一次见到成片的海蟑螂,忍不住嘀咕。王佳辉以“资深”岛民的口吻向他们介绍,海蟑螂是岛上最干净的虫子,还可以做饵料钓鱼。

  到壁下村的实习民警们对小岛的面貌并不惊讶。因为这里已经被修葺一新,整个码头浇上了一层平整的水泥,通往山上的石阶也得到修缮,放眼望去是一片崭新的灰白色。

  打开手机,信号不错。前些年,一家通讯公司从新闻里得知岛上的信号问题,急忙派人上岛修建设施。在王佳辉的对接下,岛上信号好了许多,崔良明小店里的电视画面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频繁中断。

  离码头不远处的电闸石屋已经被重建成蓝色铁皮房。不过,今年台风天,王佳辉和魏海胜几乎没怎么去过那里。因为经过两年的施工,连接海底电缆的地面终端在岛上铺设起电路,又增加了许多变电站,房里的电闸也升级成了自动闸,从前经常性的断电问题得到解决。

  在去往警务室的路上,不断有路过的居民拉住王佳辉反映问题:新装的监控摄像头位置不对,别人的船占了自家的船位……事无巨细,王佳辉都一一回应。碰到值班的村书记,两人见缝插针商量解决之道。

  他们上次碰面已是两三个星期前的事。2023年王佳辉太忙了,浙江省厅邀他拍摄宣传视频,义乌公安请他作宣讲,县局抽调他去办案,还有刑侦大队的跟班学习也不能落下。他开始想念从前在壁下村的日子,想念拉着家长里短就完成的工作,想念村里关心他的爷爷奶奶们。

  为了弥补王佳辉离开时壁下村社区服务的空缺,嵊山派出所牵头成立嵊山镇“佳有儿女”离岛服务团,所里民警同服务团成员一道,不定期前往壁下村提供志愿服务。嵊山派出所所长黄雷希望以这样的固定机制来延续王佳辉的守岛精神。今年春节前夕,所里民警与“佳有儿女”离岛服务团成员一同走访慰问村里的帮扶对象和孤寡老人,并送上生活物资,保障他们过节期间的生活储备。

  不在壁下村的时候,王佳辉一般在嵊山派出所,负责处置所里的大小案子。黄雷说他喜欢办案,这是他成为警察的初心。前不久,一起百万电信网络诈骗案惊动了这个少有大案的海岛小镇,王佳辉积极投身案件侦办中,忙着往返县局和所里。

  忙碌的间隙,他偶尔会回想起四年前的选择,当时他站在人生巨变的港口,万帆竞发,风云千樯,年轻的王佳辉以为,那不过是又一个繁忙的普通日子。对他来说,成为壁下社区责任民警的四年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普通日子汇集而成:“我只是做好手头的工作。”

  眼下,他收拾好行李,再次登上出海的轮渡,等办好手里的案子,他打算抽空回趟壁下村,见见久违的爷爷奶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