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四川甘孜百年草场边界纠纷化解中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
尽“首席”力 解百年“怨”
——记四川甘孜百年草场边界纠纷化解中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岳巴乡阿木拉村与白玉县赠科乡则达村、安卡村草场边界纠纷(以下简称“德白”纠纷)历时百年,当地群众翘首期盼早日化解历史恩怨、重回生活正轨。2022年4月,甘孜州委政法委将该案作为全州市域社会治理示范创建的标志性案件,启动全力攻坚。时逢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在四川省试点推行,在四川省法学会指导下,甘孜州法学会先行先试,组织多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全程参与,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政策服务支撑,为重大决策论证、重大风险防控、重大矛盾纠纷调处、重大信访积案化解工作贡献法治力量。
几个月的辛苦攻坚,多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同专班一道,用心用情推动“德白”纠纷调处工作,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和安全指数,最终促成了这起百年草场边界纠纷,案结事了、纷息人和。
“找出关键性法条,解决依法划线的问题”
“德白”纠纷具有历时久、矛盾多、调处难、影响大等复杂特征,要妥善解决好农牧民群众最为关切的“地、人、钱”问题。
“但是,如何依法解决‘地’的问题,让我们犯了难。”甘孜州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王鸿告诉记者。
为此,当时甘孜州多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齐聚,召开闭门研讨会。目的只有一个——“找出关键性法条,解决依法划线的问题”。
王鸿回忆说,彼时,会议开了整整2天,眼看时间一分一秒溜走,多名专家已经才思枯竭。
几乎在最后时刻,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甘孜州司法局行政立法科科长何晓健找到王鸿,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指着第16条“草原所有权、使用权的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有关人民政府处理”激动地说道:“我们临时划定生产生活区域有依据了!”
条款来得如救命稻草一般,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们紧紧抓住,集中研讨。结合《甘孜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第40条之规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提出由甘孜州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划定德格县白玉县两乡三村草场使用区域的决定》的建议,依法解决“地”的问题。
困扰专班已久的问题,终于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助力下,迎刃而解。
“体会到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德白”纠纷积怨上百年,背后的矛盾错综复杂。为了弄清纠纷的来龙去脉,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扎西四郎所在的专班需要进村入户走访、跟农牧民谈心。
尽管扎西四郎有多年类似的工作经历,但面对这次任务,他直观的感受还是——“难”。
走访的第一天,他就碰了壁。“第一次与群众交流的时候,交心谈话很难进行。”他回忆道,“当时,工作推进迟缓,甚至感到很吃力。”
他们只好一次又一次地走进村庄、迈进家门,持续不断地开展法律知识宣传,耐心亲切地跟村民交心谈话……“慢慢地,群众没有了那么强的抵触心理,对我们的态度渐渐转变,各项工作推进也有了较大进度。”
扎西四郎感受到的“第二重”难,源自于自身的“本领恐慌”。他告诉记者,在参与“德白”纠纷的化解过程中,他自身的法律知识不断得到夯实和提升。“这激发了我不断汲取法律知识的动力,让我深刻认识到掌握累积法律知识的紧迫性。”
扎西四郎坦言,参与此次纠纷化解,是一件极其重要、极其严峻,也极其困难的任务。“但看着老百姓渐渐敞开心扉,百年恩怨一点点被化解,我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讲好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故事”
“在藏区,大多村民文化水平较低,法治意识淡薄,没有靠法律解决问题的思想意识……”当谈到攻坚遇到的困难时,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白玉县司法局原局长泽仁根波直言不讳。
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感党恩”主题教育、涉藏地区政策、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信访条例、土地管理法、草原法及森林法……所有跟当地生产生活相关联的内容,在走访宣讲中,泽仁根波都尽可能讲到讲清。
同为负责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白玉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扎西邓珠也深有体会,“纠纷化解的前提,是要给农牧民群众讲清楚违法犯罪行为的违法性、危害性,促其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扎西邓珠告诉记者,在此次纠纷化解中他体悟到,开展法律工作,不仅要强化对法律知识的学习领悟,更要懂得将法言法语运用于实际生活中,面对不同案事件、不同矛盾纠纷灵活运用不同法律知识点,结合当事人和所处环境实际情况,对症下药。
“要讲好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故事。”对此,扎西邓珠和泽仁根波专门制定了群众通俗易懂的宣讲形式,增强了法治宣传教育趣味性。针对农村群众受教育程度不高、学法兴趣不浓的现实情况,在注重工作实效前提下,以寓教于乐为主,提升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将法治宣传工作与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相结合,不断提高当地村民法律意识。
“参与‘两乡三村’纠纷化解,对我履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职责大有裨益。”扎西邓珠表示,“不仅拓展了我服务发展的新思路,而且还找到了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好方法。”
“只有真正用心用情,才能做好群众工作”
“德白”纠纷纠缠了上百年,严重影响当地农牧民正常生产生活。工作专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放在第一位。
作为此次专班的一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尼麦降措除了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政策服务支撑外,还参加到为当地村民解决民生问题等工作中来。并和专班同事深入基层群众身边,实地了解民情民诉,走访基层群众220余户,谈心1000余人,在达州律协等单位的帮助下,与阿木拉村25名学生建立长期帮扶措施,确保学生有书读、有课上。此外,还帮助阿木拉村75名群众解决户口问题,推进部分群众住房问题,确保基层群众切身利益得到有效保障,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为民政策,为纠纷化解工作的顺利推进创造群众基础。
“只有真正用心用情,才能做好群众工作。”尼麦降措感慨道:“未来,我将通过增强工作主动性,厚植为民服务情怀,将解决群众诉求作为第一工作要务,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顺应民心,急群众所急、盼群众所盼,不断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政策,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做深做实,让人民群众在平安和谐稳定的环境中切实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事实上,就在尼麦降措履职的同一时间,还有国恩、扎巴、赵峰、戴斯林、徐继珂、刘志刚等多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也辛苦奔走在一线,发挥各自优势和特长,助力重大风险防控、重大矛盾纠纷调处、重大信访积案的化解。所有人都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尽“首席”力,解百年“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