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解州派出所探索特色矛调显成效
近日,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市民聂某文信访11年的案件在解州派出所“小马调解室”主动介入后一朝化解。“工作人员经验丰富,处事公道,能站在当事人角度考虑问题并提出多套解决方案,有利于我们作出判断。‘小马调解室’贴近群众,让群众化解矛盾有了阵地、有了依靠。”聂某文告诉记者。
此事能够及时成功化解,正是得益于解州派出所自主研发的基础信息“一点通”平台和矛盾纠纷调解模式。
“一点通”助力矛盾化解
解州派出所辖区面积270平方公里,是运城市盐湖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乡镇派出所。据统计,解州派出所85%警情以矛盾纠纷、求助类居多。为此,该所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在运城市公安局和盐湖区公安分局指导下,通过反复论证,积极创新,自主研发基础信息“一点通”平台。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可依托该平台采集辖区实有人口、重点人员、重点场所等基础信息。
社区民警手持平板电脑,即可登录“一点通”平台,随时随地开展基础信息采集,并实现信息采集可视化、智能化、数字化,为社区警务室提供“精准性、基础性、预见性、指导性”信息,精准指导社区警务工作。同时,还可通过“一点通”平台建立重点人员实施动态信息档案,实现对重点人员的四色(红、橙、黄、蓝)登记预警管理,引导社区民警有针对性分级分类管控,做到基础信息底数清、情况明,管控有力。
解州派出所将矛盾纠纷划分为三个等级,将辖区27个行政村划分为4个责任区,分别设立矛盾纠纷化解室。对于简单的矛盾纠纷,由村组网格员依托乡贤、“五老”人员现场处理,确保小矛盾不出村;村组解决不了的矛盾纠纷,由镇党委委员牵头,由包村干部、民警和社会热心人士组成团队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仍不成功,交由镇党委书记、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等组成的矛盾纠纷化解委员会进行“会诊”,形成矛盾纠纷处理闭环,妥善化解。自三级化解机制建立以来,已化解矛盾纠纷581起,预防9起“民转刑”案件发生。
“解州派出所基本实现了对辖区底数清、情况清、反应快,让矛盾纠纷排查无死角、化解零遗漏、平安不出事。”解州派出所相关负责人说。
金牌调解为民解忧
在解州派出所辖区,村民们遇到矛盾纠纷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小马调解室”。“小马调解室”成立于2020年,以民警马庆军的名字命名设立,由法学知识扎实、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4名人员组成。
马庆军12年来扎根基层,擅长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多年的调解工作也让马庆军发现,农村纠纷多是为争一口气,搞调解工作就是要顺好这口气,于是,每次调解,马庆军都要认真研究和掌握纠纷当事人的心理,根据其心理特征及心理活动状态,采用相应的调解方法。“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的过程很辛苦,特别是复杂、疑难案件,耗时长达两三个月,但是将群众积怨已久的矛盾消除后有一种成就感、荣誉感,既得到群众的高度认可,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得到体现。”马庆军说。
当地居民郭某康的家庭矛盾就是“小马调解室”处理的一个经典案例。
郭某康毕业后定居运城市,直至2017年父亲病重,才回到解州镇照看父亲,父亲去世后又留在老家照顾年迈的母亲。在父亲病重及赡养母亲的过程中与弟媳发生激烈争执并报警。
经民警深入了解,双方争执的主要问题在于房产归属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小马调解室”主动介入,对房屋产权归属进行确认,并联合相关部门对房屋进行估价,按照相关法律确定当事人的应得金额,最终成功化解了一起有可能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小马调解室成员李鑫表示,化解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不仅需要专业的法律知识,还需要俯下身、沉下心,详细了解纠纷过程,认真分析矛盾症结,同时需要发挥沟通技巧。这对民警的耐心、热心、细心也是很大的考验,通过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全面提升了民警的综合能力。
传统文化赋能基层治理
解州是历史文化重镇,这里有全世界现存始建最早、面积最大、规制最高、保存最全的关帝庙宇。近年来,解州派出所充分依托关公故里独特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和属地资源,在全镇范围内选拔具有矛盾纠纷化解经验、德高望重的乡贤代表,组成“枫桥员”队伍,吸纳民警、法官、司法行政人员、政法委员和老党员等,共同组成乡贤助调组,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协助民警开展矛盾隐患排查、纠纷调解、法治宣传等工作。
此外,联合关公文化研究院,挖掘关公故事,将关公文化的“忠、义、仁、勇”同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让选拔出来的“枫桥员”熟读于心,在矛盾化解中充分运用,打造出具有解州特色的调解品牌,实现调解工作从单打独斗到团队作战。
在解州镇关帝庙景区附近村里有一个长达10年的土地纠纷案,双方当事人各持一份不同年代的土地证,对土地的所有权争执不休。去年10月,关帝庙广场扩建,涉及拆迁赔偿,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场面十分混乱。景区民警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组织“枫桥员”队伍对现场人员进行教化引导,同时联合属地村委会,组织辖区相关部门进行会商调解。调解中,民警耐心讲述了关公辞曹归刘、封金挂印的故事,双方当事人都被感动,主动提议坐下来协商解决,最终仅用三天时间就成功将该矛盾纠纷化解,有力保障了工程建设进度。
解州派出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解州派出所根据民警专长和地方特色文化,打造出特色矛调品牌,为基层社会治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先进经验,基本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去年以来,解州派出所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58起,“民转刑”和“刑转命”案件零发,真正实现了案发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初衷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