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保华:以科技支撑推进基层治理提档升级

  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2015年10月,从军17载的段保华从部队转业到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万寿寺派出所。扎根社区7年,段保华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断提升居民安全感,“段保华警务室”也成为海淀分局第一个以民警名字命名的警务室。


  “老兵新警”迅速成长为派出所业务骨干

  1998年,段保华参军入伍。担任排长后,带兵训练、管理队伍,军营锻造了他吃苦耐劳、组织纪律性强、执行力强的品质。

  入警之后,虽然岗位变了,职责变了,但他对自己的要求丝毫没变。他抓紧时间向身边的同事学习,白天专心工作,晚上各类公安法律书籍不离手,通过不断学习摸索、总结经验,迅速成为派出所各项工作的骨干,制作案卷笔录、社区管理、调解纠纷等,样样都是好手。

  同事告诉记者,他们见证了段保华将每一次值班执勤看作是一次实践考核,将每一次接处警当成是一次积累经验的契机,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军人向警察角色的转变。

  由于协调能力强,工作方法细致,2016年7月,万寿寺派出所安排段保华到车道沟南里社区担任社区民警。

  成为社区民警以后,段保华每天骑着自行车到社区,了解辖区情况,有的放矢开展工作。他调整组建了社区警务团队,整合社区安保力量,对违法案件重拳整治,昼夜高频次巡逻。即使寒冬腊月,他也会每天按时出现在社区。每年大年三十,他更是带着巡防队员整夜守护在社区……

  车道沟南里是北京西三环边的大型老旧小区,汇聚了很多历史纠纷、邻里矛盾。其中,每年春秋的装修高峰期,噪声扰民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2022年春天,段保华认真研读各种法律法规,他专门制作了《车道沟南里社区装修住户告知书》,在居民装修房屋之前,明确告知要严格遵守国家和北京市政府有关装修噪声扰民的规定,提示选择正规装修公司、安排合法装修时间、及时清理垃圾、处理好邻里关系,并请居民签署《装修告知书回执单》,留在社区警务室存档。

  该告知书在楼道显著位置张贴,社区的装修扰民纠纷明显下降。“今年以来,社区共有40多户居民装修房屋,目前只接到一起扰民警情,已及时妥善处理。”段保华说。

  社区夜间的广场舞活动也非常热闹,此类投诉频繁。为此,段保华多次约谈活动负责人,讲解有关法律法规,为他们划定活动时间,并借来噪声检测设备,测试广场舞音量是否符合法定噪声标准,此后此类报警和投诉案件大幅下降。

  除此之外,针对群众多次反映的有商铺和公司占用消防通道,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段保华第一时间推动整改;他还通过微信、短信以及张贴宣传画等方式,普及防范盗窃、网络诈骗的知识,提高社区居民的防范意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段保华的努力下,他负责的社区发案率不断不降,治安环境越来越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担任社区民警两年后,“段保华警务室”成为海淀分局首个以民警名字命名的警务室。


  建立一套为居民定分止争的“秘诀”

  为从根源上化解社区居民的矛盾纠纷,段保华建立起一套为居民定分止争的“秘诀”。他积极创新社区治理模式,组织了由30名律师、20余名法律系大学生加盟的“社区法律咨询队”,以“民警+律师+调委会”组合方式,高效化解社区矛盾纠纷。

  “警务室开展法律咨询,既充分借用了社区在职党员的职业优势资源,让居民们在家门口能够享受到专业的法律服务,同时也便于普法宣传,帮助群众了解政策、法律,避免矛盾升级,努力做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段保华说。

  为了更好地破解纠纷调解中的疑难问题,段保华于2021年开始学习心理咨询课程,用半年时间拿到了心理咨询师证书。此后,他将心理咨询与社区治理密切结合,利用心理学知识关注居民身心健康,增强专业知识助力化解社区矛盾纠纷。

  今年7月初,社区居民周女士找到段保华,想让他帮忙“教育”下不听话的儿子小军。小军今年12岁,因为家庭原因并且正值青春期,凡事都闷在心里,不愿与母亲交流,这让周女士非常犯愁。

  段保华了解情况后,便主动找到小军聊天。通过几次沟通,小军敞开了心扉。现在,母子二人关系缓和了很多,还经常交流生活和学习上的趣事,晚上一起散步。

  当社区民警这些年,段保华每年调解社区矛盾纠纷100余起。虽然都是些平凡小事,但就是这些小事却长久地温暖着居民的心。

  不少车道沟南里社区居民表示,“有段警官在,心里特别踏实。”


  打造派出所基础工作新形态

  今年4月底,在北京市公安局召开的全市派出所工作会议上,市局党委要求全面加强新时代派出所工作,深化派出所警务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进派出所警务规范化、基层基础工作标准化、矛盾纠纷化解常态化建设,持续推动基层提振、基础提质、基本能力提升。其中,特别强调整合警种部门力量资源,实现“一个中心管基础、一个平台推应用、一张清单管任务、一套规范管流程”,全力打造派出所基础工作新形态。

  兼任车道沟南里社区党委副书记的段保华表示,自从随身携带的移动警务终端上安装了分局“基础管控中心”App后,他的工作干劲更足了。

  “一旦发生涉及车道沟南里安全的问题隐患,中心就会直接推送给我,移动警务终端上清晰显示推送时间、问题分类、要求整改期限、问题描述等内容。”段保华经过实地走访、调查,再将问题解决的相关文字记录和现场照片及时上传反馈,通过App,他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到自己社区和全所辖区发生过的警情,有针对性地找到应对办法,努力实现“未诉先办”。

  有人说,段保华能想办法,靠的是扎实的业务能力;肯想办法,靠的是一颗为民的心。从“橄榄绿”到“警察蓝”,从军旅到警营,段保华在守护平安的路上行稳致远,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