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安部严打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
四月以来侦破案件六千一百余起
本报讯(记者汤瑜) 近日,记者从公安部获悉,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公安部部署各地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食品领域超范围、超限量滥用添加剂、非法添加有毒有害非食用物质(简称“两超一非”)犯罪,以及药品领域特别是针对老人、妇女和儿童等人群非法制售假药劣药突出犯罪,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4月以来,公安机关共侦破“两超一非”食品犯罪,及针对老人、妇女和儿童等人群药品犯罪案件6100余起。
工作中,各地公安机关针对问题较为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两超一非”食品犯罪和侵害老人、妇女和儿童等人群的制售假药劣药犯罪,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充分运用快检技术,深入重点场所开展检查检测,广泛开展入户走访活动,主动排查发现线索,发动群众举报,形成主动进攻态势;狠抓大要案件攻坚,对130余起重大案件集中挂牌督办,50余起跨区域案件发起集群战役,压实侦办责任,开展全方位、全链条打击;推动协同共治,与有关主管部门协作联动、强化行刑衔接,联手破获一批重大案件。
此外,公安部公布了10起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此次公布的10起案例,涵盖农产品、水产品、肉制品、减肥产品、保健食品等食品领域,以及治疗风湿、腰腿疼痛、哮喘等老年人常见疾病药品领域,与广大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案件中有的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有的滥用食品添加剂,有的添加化学药品成分冒充所谓“纯中药”,犯罪手法隐蔽、性质恶劣,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深入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和“昆仑2023”专项行动,坚持对各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活动打早打小、重拳出击,坚决遏制此类犯罪高发多发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