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商南:驻村法官“坐诊”村居
近年来,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人民法院积极建立“法官联系镇、村(社区)”工作机制,在全县129个村(社区)陆续设立“法官工作室”。法院干警们积极发挥“驻村法官工作室”的“前哨”作用,着力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一大早,商南县法院驻金福湾社区法官李璐就和东岗法庭的干警们来到金福湾社区广场,他们拿着宣传彩页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手册,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积极准备着。活动现场,李璐结合常见案件类型,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地为群众讲解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当天,共提供法律咨询30余次,发放宣传材料200余份,为社区群众提供了一次家门口的法律服务。
“阮庭长,我们社区一名小区自治物业办的同志有一些法律问题咨询,他们在咱们驻村(社区)法官工作室等着,你这会儿有时间过来一下吗?”
“好的,我这就过去。”刚刚参加完全县政法工作会议的东岗法庭庭长阮红瑞接到电话便立即赶往该社区。
该自治物业办负责人称,上一任物业公司在给小区提供物业服务期间提前收取了业主的电费,但在将物业服务移交给下一个物业公司时,并未将收取业主的电费一并移交,双方协调无果,考虑进行诉讼。阮红瑞就民事诉讼程序、诉讼主体、诉讼风险、举证责任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听完讲解,该负责人茅塞顿开:“你们的便民服务做得太好了,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法律咨询,为法院的好举措点赞。”
早晨刚到办公室,驻东关社区法官工作室的法官熊际人就喊道:“小武,走,下乡去!”他们处理的是一起农村修建墓地引起的纠纷,耿某认为李某修建的墓地影响他家的墓地,双方因拆毁、修复等问题导致矛盾激化,闹到了社区,但因数次调解无果,社区便联系了驻社区法官。
考虑到该纠纷涉及风土民情、公序良俗,应以调解化解矛盾为宜,熊际人接到电话便提前联系了城关街道办、东关社区干部一起前往争议现场,进行实地查验现场调处。了解双方真实想法后,安抚情绪的同时释法明理,找准调解切入点,从公序良俗、邻里和睦的角度开展劝解和疏导,指引双方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并适时提出折中方案。最终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和解,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这些都是商南法院驻村法官联合社区(村)主动上门调解,为民办实事的小小缩影,司法服务永远在路上,他们将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