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爽:把案件办到百姓心坎里

  手中握着一柄法槌,她用来捍卫公平正义;心中装着一把标尺,她用来丈量为民初心。她是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韩晓爽,她说:“把案件办到百姓心坎里,是我的初心。”

  二十年间扎根法庭,她一直坚守在民商事审判一线;7000多个日日夜夜,3000多个案件,让她能够敏锐捕捉案件焦点,快速抓住问题根源,及时定分止争;她对每个案件充满耐心,力求让每个当事人都能感受到公平公正,是一名真真正正的“能动法官”。


  愿做法治的一束光

  2003年大学毕业后,韩晓爽进入法院工作。2006年她开始独立办案,从最初的法官助理做起,先后担任过民事审判第四庭审判员、副庭长。2013年起又被派往辖区内的派出法庭工作,担任法庭副庭长,2015年2月担任法庭庭长。从初入法院到如今,她在基层一待就是二十年。

  “我愿做一束光,照出事情的真伪,探出案件的真相,引导向善的力量。”已经有二十年司法工作经验的韩晓爽,坚持搞清每一个案件当事人的最真实诉求,厘清每一件诉讼案件背后的逻辑,让案件的每一方当事人都得到最优解。

  韩晓爽曾办理过一件再婚又要求离婚的案件,年老多病的原告起诉离婚,但被告表示不同意。

  韩晓爽做的第一件事是深挖案件底层逻辑,通过与原被告及其子女交流沟通,韩晓爽发现,因原告身体出现严重状况,担心过世后产生遗产继承纠纷才是这起离婚案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原告的子女是此桩离婚案件的背后推手。

  而被告不但无力照顾原告,还担心负担原告高额的医疗费,不同意离婚也是被告的子女怕离婚后原告过世,被告无法继承原告财产。因此,简单判决不准离婚不但不能保证两位老人的生活,反而会造成双方亲属间更大的矛盾。

  为更好地维护双方权益,切实解决问题,韩晓爽带领书记员驱车赶到远在山东菏泽老家的原告处,辗转几个乡村找到躺在病榻上正在输液的老人。与老人详谈两个小时,在充分了解老人真实想法后,韩晓爽给老人提出了调解方案,获得老人完全同意。

  回到济南后,韩晓爽又与被告方进行了近一个月沟通,最终被告同意离婚并接受原告给予的经济帮助。担心在此期间原告身体有变化,调解协议和调解书制作好后,韩晓爽与书记员又亲自将其送到原告病榻旁,当场宣读。两位老人的心愿达成,也消弭了可能发生的财产继承大战。

  这样简单的一起离婚案件,对于法官来说判决不准离婚再简单和正常不过。如果简单机械地就案办案,裁判结果很可能引发后续的财产继承纠纷,影响两位老人身体健康,并造成后续生活困扰。

  韩晓爽说:“工作的目的不是简单的审理与判决,工作的价值恰是体现在尽心尽力后的圆满结果。”


  真正解决问题

  还原每一个案子的真实诉求及案件背后的隐情,真正解决矛盾纠纷,化解社会隐患,力求每个案件“出品”即“精品”,是韩晓爽的办案准则。

  在韩晓爽办理的一起商品房买卖纠纷中,业主因开发商交付的房屋窗户不符合约定而诉至法院,韩晓爽了解案件情况时发现,这起案件只是“冰山一角”,该小区存在同样问题的业主有近千户,他们都在观望这起案件的处理结果,一起案件可能引发后续的千件诉讼。

  经过前期大量走访调查,韩晓爽认为更换窗户会给业主带来更大损失,在与业主方充分沟通后引导其进行司法鉴定,变“更换”为“赔偿”,案件一审判决开发商对业主给予一定赔偿。当事人上诉后,二审维持原判。

  二审后,韩晓爽考虑到这个小区还有近千户业主面临同样的问题,如果每位业主单独提起诉讼,将耗费大量司法资源,增加各方成本。为更好解决矛盾纠纷,她经过向院领导请示,与开发商沟通协商,最终确定通过司法确认为后续案件处理打样。韩晓爽带领团队上门服务,现场为业主办理司法确认,案件很快就解决了,获得了双方当事人一致好评,避免了类似案件进入法院,真正实现了纠纷诉源治理,满足了群众多元、便捷、高效化解纠纷的司法需求,实现了多元解纷。

  这样的案件在韩晓爽二十年的司法实践中还有很多。她在工作中,针对每一起案件的具体问题制定具体解决方案,设身处地站在每一个当事人角度上考虑问题,实实在在为老百姓真正解决问题。

  因工作突出,韩晓爽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法官、山东省先进工作者、首届齐鲁最美法官、山东省优秀法官、山东省法庭工作先进个人、济南市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济南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