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麦盖提县委政法委: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打造“刀郎之乡”治理新模式
本报讯(记者李增高)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委政法委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协调各方职能,统筹政法工作,建设政法队伍,督促依法履职,创造公正司法环境,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社会治理新模式,为麦盖提县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5月,麦盖提县委政法委荣获全国党委政法委系统“新时代政法楷模集体”称号,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唯一获此殊荣的集体。
对此,麦盖提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杨青仓表示,麦盖提县委政法委将以此次荣誉为契机,进一步对标新时代政法楷模对党忠诚、服务大局、恪守法治、心系人民的精神品质,继续保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多角度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方位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麦盖提、法治麦盖提。
追溯荣誉的背后,是一代代麦盖提县政法人的梦想、奋斗与奉献。
握好“方向盘” 护社会稳定
当好“指挥员”。麦盖提县委政法委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通过完善县、乡、村三级联动工作机制,科学动态调整指挥体系运行模式,优化指挥调度职能,坚持与公安、应急、网信等部门沟通、联动、资源共享,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做到“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顺畅、协同高效、快速处置”。
做好“指导员”。库木希买里村是麦盖提县委政法委“访惠聚”驻村工作点,16名干部与驻村工作点的83户村民结成亲戚,干部每周下沉到村蹲点工作2天,通过政法干部包乡联村机制全面排查化解风险隐患,指导督促乡村基层组织依法、精准、科学落实各项措施。
干好“宣传员”。麦盖提县委政法委领导班子以上率下,利用主题党日活动、学习活动锤炼党性、锻炼过硬本领,促使基层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熏陶、领悟法治精神,在与群众交流交往交融中传递法治观念,提升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夯实基层法律服务基础,实现161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培养483名“法律明白人”,法律服务触角进一步延伸。
守好“主阵地” 创家乡平安
古力巴哈尔·艾山是一家小商店的老板,也是“刀郎”流动调解室的义务调解员,在她看来,现在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少。流动调解室自成立以来,有效预防了因矛盾纠纷激化而引发的治安案件。近期,麦盖提县居民王女士和丈夫因情感问题发生矛盾,导致婚姻出现危机,经常争吵,甚至发生肢体冲突。了解到相关情况后,新城路派出所“刀郎”流动调解室义务调解员崔秀梅和社区干部朱强在获得夫妻双方认可的情况下,从法、理、情多个方面进行劝解开导,几天后,两人重归于好。
新城路派出所教导员艾买提·吐力洪表示,流动调解室变“坐堂问诊”为“上门巡诊”,将矛盾调处关口前移,实现“哪里有纠纷,调解室就到哪里”,调解工作更具实效性。
这也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硕果。麦盖提县委政法委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目标,“抓基础”和“建机制”同步推进,通过建立“刀郎”流动调解室、“刀郎”义警队和“刀郎”先锋队,灵活、快捷、高效服务群众、化解矛盾。整合政法资源形成多元一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实现收集、研判、推送、反馈、回访“五步法”闭环式运行。
绘好“同心圆” 促共建共治
农民艾山·衣明正坐在库木萨尔乡4A级旅游景区刀郎画乡中创作刀郎农民画,他用形象生动的故事展现了麦盖提县各族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真实情景。和艾山一起的,还有五六名刀郎农民画创作者。刀郎农民画是麦盖提人用画笔记录自己生活的重要载体,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在画画的条件越来越好了,农闲我就来画,既能增收,又能让群众在画中学习,以画传情、以画普法。”艾山说。
麦盖提县是刀郎文化的发祥地,央塔克乡党委书记周建军表示,依托刀郎乡里,发挥刀郎文化的感染力,引导各族群众增强法治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近年来,麦盖提县探索建立“两新”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模式,择优选育典型代表,组建12支“蓝袖标”普法志愿服务队,成立147支“七彩”志愿服务队。探索建立109个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姐妹微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零距离”做好群众工作,“谝传式”收集、化解矛盾纠纷,打造社会治理的新模式。
麦盖提县被称为“刀郎之乡、红枣之都、旅游之城”,其独特的刀郎文化和旅游资源使麦盖提县享誉疆内外。麦盖提县委政法委全体干部深知,只有努力创建平安的社会环境,才能赢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平安建设的牵头单位,麦盖提县委政法委严格压实平安建设“责任链”,着力在组织领导、制度建设、氛围营造上下功夫,形成环环相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平安细胞”创建,让“平安共创”意识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