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法学会召开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工作座谈会
本报讯(记者薛应军 通讯员赵敏) 近日,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法学会召开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工作座谈会,就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如何在法治建设、社会治理、执法司法和重大矛盾纠纷及重大信访积案化解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等问题进行座谈交流。区法学会专职副会长、秘书长张莉参加会议。
会议提出,借力区法学会与西北政法大学“校地合作”平台,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优势,多维度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激励所有专家库成员主动承担法律服务职责使命,按实绩评价和推荐专家库成员到高校提升业务,为能者匹配更重要的任务和更多资源。紧扣“服务”主题,抓住“四个重大”关键内容,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制度优势真正转化为治理效能。制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课题调研分工方案》,由首席专家牵头组建课题组,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有关执法部门和矛盾纠纷较突出的镇调研,重点征集“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矛盾纠纷化解、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开展专家把脉、集中会诊、及时有效为党委政府提供科学决策、依法治理法律咨询建议,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法治评估意见,办理一批有影响的疑难信访积案,为依法处置维稳信访事项提供法理支撑。
会议要求,规范工作制度,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委员会统筹推进作用,体现使命担当。区法学会对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咨询案件(事件)工作实行“不参与制度”。专家委员会召开咨询事项讨论会时,由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组织(或委托授权其他委员成员组织),区法学会领导及工作人员全程不参与,讨论意见时委托单位不参与,以免影响干预专家意见。同时,对法律咨询意见书实行“备案制度”。对委托单位申请需要咨询的案件(事件),由专家委员会形成统一的法律意见书之后,成员全部签字后交由区法学会备案,由区法学会统一编号反馈给委托单位。立足“法治凤翔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平台,优选、完成一批有工作基础、有竞争优势、有推广价值的高质量法律服务项目,专注开发区域法律咨询专家、统筹推动优势项目和专家资源的最佳匹配。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及专家团队深入基层,使矛盾纠纷化解从传统走向专业,力争化解一批涉法方面的疑难信访积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