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法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工作综述
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贡献法治智慧
——四川省法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工作综述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四川省法学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团结带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新发展:
——6年来,法学会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全省个人会员人数增至62904人,团体会员达到4070个,队伍规模持续壮大;
——6年来,法学会工作覆盖不断扩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全面铺开,区域法治协作愈发紧密,服务大局更加精准;
——6年来,法学会改革成效不断呈现,一场场学术会议回应现实热点、一个个研究成果见证“四川之治”迈向新台阶……
回望6年历程,四川省法学会聚焦主责主业,注重工作实效,以更接地气、更有活力的特色工作多次得到上级部门和全社会肯定,并荣膺“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集体”,展现了全省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投身依法治国实践、书写时代华章的生动局面。
坚持政治引领 指引前进方向
“要始终坚持党对法学会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切实抓实抓牢对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不断夯实法学法律界团结奋斗的政治思想基础。”2023年2月,四川省法学会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会召开,为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指明前进方向。
近年来,四川省法学会坚持以党建工作为抓手,深入学习宣传研究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引导法学会干部和会员在学深悟透上持续下功夫。一方面,利用学习专栏和专题辅导课程,不断提升会员干部政治素养;另一方面,开展多个主题征文活动,共征集文稿800余篇,持续掀起理论学习热潮,相关做法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
理论武装头脑,组织强健肌体。四川省法学会全面加强法学会党的建设,省、市、县三级法学会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实现全覆盖,直属研究会党组织从最初的2个增加到省级直属研究会24个、市县两级直属研究会109个,充分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通过建章立制,我们先后研究制定了《关于全面落实四川省法学会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意见》《四川省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等,切实站稳学术活动和思想交流主阵地,牢牢掌握法学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确保法学会工作一以贯之沿着正确政治方向砥砺前行。”四川省法学会有关负责人说。
繁荣法学研究 服务中心大局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近年来,四川省法学会坚持在叩问现实问题中回应社会关切,在学术成果转化中服务中心大局。
依托“审判+修复+基地+服务+教育”模式,汉源县如何铺就“统一生态修复”创新道路;通过考察全国首个跨省域一体化新区户籍制度,广安市怎样探寻经济与行政“适度分离”的发展方式;着眼纠偏门、堵暗门,四川省监狱管理局如何有效整治“减假暂”案件顽瘴痼疾……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四川省法学会务实开展课题研究,积极贡献法治智慧——创新开展“法治四川”“法治实践创新”和重大委托三类课题,聚焦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司法体制改革、矛盾多元化解等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出更多解民忧、促民生、护民利的法律政策措施,截至目前,形成法学研究成果750余个,有力促进四川省法学研究工作高质量发展。
学术成果的诞生离不开思想的交流碰撞。围绕建强平台目标任务,四川省法学会积极组织参与一系列高端法治论坛、研讨班——“一带一路”法治服务实践创新论坛助力企业“走出去”“引进来”;西部法治论坛为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集思广益;“《民法典》施行‘天府论坛’”将“法言法语”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和风细‘语’”。
抗击疫情期间,四川省法学会成功举办四川省服务业发展法治论坛,就企业面临的法律困境、市场平等保护、跨区域维权等法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创新性提出“促进服务业发展由政策协同迈向法治协同”,受到与会代表一致肯定。
以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为目标,2021年,川渝两地法学会通力合作,研究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学研究协同机制,通过签署协同机制协议、筹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论坛”、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研究会”等做法,持续形成“1+1>2”的协同发展效应,不断促进两地一体化法治发展格局。
打通基层脉络 推进法治建设
“感谢你们为我们解决了‘接房难’问题。”2022年8月,“烂尾”3年的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锦绣山河小区2629户业主终于如愿验收新房。帮助这些业主解决燃眉之急的是一支专业的“王牌”团队——首席法律咨询专家。
2021年以来,四川省法学会全面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省、市(州)、县(区)法学会聘任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参与立法调研,开展重大决策论证、重大风险防控等方面提供法律保障和服务。截至目前,四川省已遴选首席法律咨询专家992人,入库专家4810人,服务法治政府建设效果明显。
“这里是来访群众提出问题的‘一站式’解决中心,不能让群众带着问题走进大门,又带着问题走出去。”在江油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该市法学会“法律诊所”工作人员说。在这里,来自法学会的会员专家为来访群众“把脉问诊”,通过提供法律援助畅通基层治理“毛细血管”。目前,四川省共建成县级“法律服务诊所”382个、乡(镇、街道)“法律服务站”2817个、村(社区)“法律服务室”近2.8万个,不断筑牢服务群众基层基础。
变化不止于此,法学会入驻社区村委会,“大数据”平台助力法律服务从云端到指尖,法治体验馆让普法宣传更有趣味……近年来,四川省法学会系统在“组织机构实体化、工作运行实战化、成果转化实效化、融入中心实质化、助力政法工作现代化”“五化”建设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以接地气、聚人气、暖民心的诸多举措,将法治精神浸润到群众心田。
“通过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我们引导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四川省法学会有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6月,从三苏祠到三江口,从彝家山寨到牧区寺庙,青年普法志愿者再次踏上普法征途,百余名法律专家次第走进企业、学校、社区。6年来,四川省法学会系统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9.4万余场、法律宣讲6.8万余场,提供法律服务723万余人次,开展“双百”法治宣讲活动1.4万余场,直接听众262万余人次,向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将法治精神浸润到巴蜀大地各个角落。
夯实队伍基础 提升辐射效能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经过6年磨砺,四川省法学会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总数位居全国前列。
在一线“法律诊所”,四川省法学会为5000余名“五老”骨干会员建档造册,各级法学会逐步建立健全“会员之家”,面向广大会员提供活动阵地。
通过组织开展“四川省十大中青年法学专家”评选和“四川省法学会法学法律专家库”建设,四川省法学会将培养优秀法学法律人才作为提升全省法治建设水平的重要突破口,加大法学研究领军人物选树和优秀法治人才激励力度,为他们脱颖而出提供平台、做好服务。
“此外,以巩固和扩大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为抓手,我们先后着力健全完善有关制度办法,通过互相衔接的长效工作机制管人管事,不断提升组织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四川省法学会有关工作人员说。
作为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单位,四川省法学会率先探索整合专家智库资源、政法资源和融媒体资源,组建融媒体团队,提升优质法治内容生产能力,不断扩大四川省法学会品牌影响力、传播力、辐射力,许多做法经验得到有关部门肯定。
建功新时代,谱写新篇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步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省法学会将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带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锐意进取、久久为功,紧紧围绕“五化”建设目标,在加强政治引领、繁荣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新的理论视野和学术智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