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法学会探索运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初见成效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苏州市法学会探索运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初见成效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的动力之基、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法治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其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作为经济大市、工业大市、开放大市,江苏省苏州市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年就率先提出“让法治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苏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推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上推出多项举措,吸引众多企业“落户”苏州。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市各级法学会借助“会员之家”等平台,探索运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参与“会诊”“把脉”“把关”,积极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人才库”作用,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高地贡献了重要的法学会力量。
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为地方立法提供法治智慧
近日,苏州市相城区法学会收到一个好消息——“‘智能车联网立法’日前已通过苏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将于本月开启第一次审议。”
立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地方立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智能车联网立法”正是苏州市法学会、相城区法学会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积极建言献策,身体力行推动的一项地方立法工作。
相城区法学会秘书长夏惠良告诉记者,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智能车联网立法”,是相城区法学会立足自身职责定位、服务企业发展的一次重要尝试。近年来,相城区法学会聚焦当前经济发展热点问题,充分发挥“智囊”服务作用,为引领推动区域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2022年9月8日,为解决智能车联网企业在发展进程中日益凸显的瓶颈问题,苏州市法学会、相城区法学会联合举办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进企业暨“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智能车联网企业专场)活动,聚焦智能车联网企业关心关注的法治建设热点、难点问题,邀请专家为企业纾困解难、答疑解惑。
活动当天,多位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智能车联网立法”这一主题开展座谈交流,具体结合苏州实际进一步提出建议对策。针对各相关智能车联网企业存在的车路协同、开放应用场景、自动驾驶测试、尝试商业化收费等困惑,各领域专家畅所欲言。苏州市有关部门还从管理角度就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就企业在增加测试领域、商业化运作、扩大相应权限等方面遇到的问题,给予意见建议。
“立法应当区分不同的交通事故情形,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无人驾驶汽车当事人的责任,并明确其第一时间报警的义务。”“自动驾驶,意味着人不再是车辆的真正驾驶者,人变成了纯粹‘第三方’的消费者或用户,人之主体地位在某种程度上被虚化了。”“无人驾驶商业运营主体应当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符合无人驾驶模式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好相关安全管理措施”……现场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们纷纷为“智能车联网立法”提供法律层面的可行性建议,助力当地出台无人驾驶车辆上路相关政策法规。
苏州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赵波说:“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积极回应智能车联网企业的实际法律需求,从业务与法律、理论与实务多个维度提出解决方案、给予解答,切实为企业纾困解惑。”
记者了解到,除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地方立法实践外,相城区法学会近年来还多次组织开展“提升法治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活动,为当地创新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决策参考,助力相城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档升级,以最优营商环境推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助力打造法治建设亮点
提到苏州,不少人会想到:小桥流水、白墙黛瓦、史迹名园……现如今的苏州,既保留着“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般岁月静好的江南水乡特色,又拥有时尚现代、楼宇层峦的现代工业园区。而位于苏州市城东的苏州工业园区,就是其中最亮眼的存在之一。
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作为全国开放程度最高、发展质效最好、创新活力最强、营商环境最优的区域之一,苏州工业园区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不断打造法治建设亮点。
为保障助力园区法治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法学会在2015年9月应运而生。苏州工业园区法学会负责人介绍,目前该会在册会员247人,先后于2017年设立园区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会、2018年设立园区高科技领域(人工智能)法律研究会。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法学会在园区管委会的坚强领导和苏州市法学会的精心指导下,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2022年获评为首批苏州市法学会“会员之家”。
值得注意的是,为充分发挥法学会“智囊团”“思想库”“人才库”作用,该园区法学会制定了《苏州工业园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遴选出40名政治素质强、法律水平高、在相关行业领域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法学法律工作者作为园区法律咨询专家库成员,其中11人被聘任为园区首批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为法学会会员搭建参与重大公共决策论证、重大公共风险防控、重大矛盾纠纷调处、重大信访积案化解的法治实践平台,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这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参与地方立法、决策咨询、项目论证、案件咨询6件。
此外,该园区法学会还积极参与法治宣传工作,常态化举办“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和“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去年累计开展11场活动,受众约2700人;开展“三官一律”进基层、“法治夏令营”等活动,整合美团平台400余名骑手兼职“反诈骑士”,作为城市流动反诈志愿者开展法治宣传。
事实上,在苏州市,除相城区法学会、苏州工业园区法学会外,其他各区法学会也在积极探索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建设。据赵波介绍,2021年12月起,苏州市法学会积极推动市、区两级法学会第一时间遴选人员并组成法学法律咨询专家库。随后,按照中国法学会、江苏省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相关标准,从上述专家库成员中进一步筛选并确定出首届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名单。截至目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基本实现市、区两级全覆盖,全市聘任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共121人。其中,市级20人,县级101人。
据不完全统计,苏州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先后参与地方立法、决策咨询、项目论证、案件咨询合计26件(次),其中成功化解、办理典型案件6件,包括常熟市“百合园”小区数百套房产被违规查封涉稳事件、吴江区东太湖邻里中心涉众型房产纠纷、张家港市疏港高速桥下空间行政公益诉讼案、长江船舶污染专案……在这些典型案件中,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苏州市法学会副秘书长王丽春告诉记者,当前苏州市、区两级法学会正积极建立健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有关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法学会法学法律专家库人员信息,特别是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相关信息,广泛发动有关部门开展疑难案件征集工作,进而建成疑难案件数据库,并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为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及其团队积极参与重大矛盾纠纷调处、重大信访积案化解提供基础条件。
“下一步,苏州市法学会将努力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建设,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提质增效,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贡献力量。”王丽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