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婚姻家事法实务论坛举办

  本报讯(记者汤瑜) 近日,由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主办,北京市法学会妇女法学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婚姻家庭法学研究所承办的第十届中国婚姻家事法实务论坛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法官、公证员、律师以及妇联、检察院、司法行政等部门代表共同探讨家事审判程序、遗产管理人等法律问题。

  本次论坛围绕主题共设置五大板块进行专题交流研讨:包括父母为子女婚后购房出资性质的认定、法院调研报告主题分享、家事审判程序探讨、遗产管理人探讨等。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王丹从家事审判理念的转变、家事多元纠纷化解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家事审判特色机制程序探索创设、家事审判专业化程度提升、家事审判配套设施加快建设五个方面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家事审判工作的情况,并提出家事审判出现四大新变化、新特点:案件数量持续高位运行、家庭财产类型多元化、财产分割成为争议焦点、新类型案件日益增多。

  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李洪祥在论坛上表示,父母为子女出资购房纠纷情况复杂,在司法裁判中,同案不同判现象较多。有必要结合学界和实务界对此问题的讨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规定框架下,明确界定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父母为子女出资购房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