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3个区4个项目被命名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示范项目
本报讯(记者马付才) 近日,记者从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北京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日前中央依法治国办下发的《关于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命名的决定》(中法办发〔2022〕6号)通报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情况,北京市成果丰硕,其中,东城、通州、延庆3个区和丰台区(打造基层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丰台样本”)、石景山区(预付式消费监管创新的“石景山模式”)、顺义区(“2+1”创新模式带行政调解迈入快车道)、密云区(法治护航生态文明建设)的4个项目分别被命名为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地区和示范项目,北京也成为全国命名数量最多省市之一。
据北京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崔杨介绍,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自2017年起持续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创建评审工作,率先在区政府层面开展示范创建活动,逐步扩大到市级行政机关,推进市区联动,实现互动效应。此外,北京市还以考核推动创建,以评审深化创建,将示范创建成效纳入年度依法行政考核内容,以考核来检验创建活动成效。每年组织召开示范创建成果评审交流会,让“典型标杆树起来、成效经验学起来、争先氛围浓起来、创建活动热起来”。
下一步,北京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探索创新、完善制度机制,丰富活动形式,实现《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意见(2021-2025年)》中提出的“力争60%以上的区获得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命名”的阶段性目标,以法治政府建设新成效为新时代首都发展、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