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法学会积极助力“法治小区”建设

以“微管理”撬动基层“大治理”


  为全面助推基层法治建设、夯实基层法治工作基础、化解基层社会矛盾,近年来,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委政法委、区法学会紧紧围绕城市社区治理大局,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广”思路,以打造“法治小区”为切入点,探索推动社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取得初步成效。


  调研+研判,谋划法治小区建设路径

  据铁西区法学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开展“法治小区”创建工作,铁西区委政法委制定下发《四平市铁西区创建“法治小区”实施方案》,成立“法治小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强化“法治小区”建设组织领导工作。按照相关部署要求,铁西区法学会对全区居民小区进行摸排走访,最后确定条件相对成熟的大禹加州湾小区进行重点培育。

  铁西区法学会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多次实地走访调研发现,大禹加州湾小区占地面积36.8万平方米,共80栋住宅楼,入住居民3610余户、近11000人,各项设施较完备,基础条件较好,且该小区物业公司在社区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对该小区治安状况、“双实”信息录入和群众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方面进行全面掌握后,铁西区法学会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分析、研判,将该小区确定为“法治小区”创建试点单位。

  试点单位确立后,铁西区法学会等相关部门坚持党的领导、民主管理、依法治理“三位一体”推进,明晰管理服务内容,依托小区法律服务站工作,邀请“法律明白人”、社区法律顾问、社区民警、网格员、政协委员等共同梳理法规政策依据清单,厘清小区事务,规范“小微”权力运行,强化权力监督,建立小区公共法律服务项目清单和小区物业服务便民清单,明确各类服务内容,组织召开物业管理委员会,制定并通过小区业主公约,设立“民情反光镜”,让物业公司、社区干部、业主等都成为监督员,进一步细化充实小区内部治理工作,对业主反映的问题及时跟进解决。


  党建+法治,建强法治宣传阵地载体

  以小区党支部为关键着力点,大禹加州湾小区打造红色运行机制,突出党建引领,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小区党支部”三级组织治理体系,形成“党支部+物管会+红色物业”三方联动格局。同时,以小区法律服务站为依托,将每个楼栋单元作为社区治理的最小单元格,并在单元格内的党员中培养出一名到两名“法律明白人”,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实现社区党建微网格全覆盖,构建居民网格更贴心、专属网格更专业的微网格矩阵,逐步形成以党建为引领、居民为核心的党群联动治理共同体。

  值得关注的是,该小区还将党建与红色物业法治宣传活动深度融合,在大禹加州湾园区东侧打造法治小广场,将法治元素融入小区公共设施,设置“法治宣传读报”专栏、“依法治区学法”专栏、“法治小区”活动展示和法治宣传栏,通过漫画、警示语、案例分析、问答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将法治宣传有机融入到小区法治建设中。

  以“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大讲堂、“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为契机,该小区还开展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解读、“守正道送新风”宣传扫黄打非活动、“法治小区”创建暨反电信网络诈骗专题讲座等一系列宣传、宣讲活动,真正实现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社区落地生根。

  此外,铁西区法学会等部门坚持以法治为基石、以便民为宗旨、以服务为核心开展“法治小区”建设,按照“群众所想我所为、群众所需我必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打通基层法治建设服务的“最后一米”,利用标语、横幅、海报、小区微信群等方式,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灵活多样开展法治宣传工作,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体验法治精神,接受法治熏陶,提升法治素养,引导群众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共建+共治,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铁西区法学会等相关部门积极延伸依法治理触角,创新法律基层服务站工作新模式,通过推进基层法律服务建设,进一步完善法治广场和基层服务站法律服务功能、工作机制,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小区辐射、同网格结合、向群众延伸,打通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最后一米”,建立完善组织架构、小区管理制度,聘任专业法律服务站站长。

  此外,在“法治小区”建设中,该区相关部门还整合资源,建强法治队伍。据介绍,大禹加州湾小区切实发挥小区业主中党员干部、政法干警、退役军人和人民教师在群众中的带头人作用,带动广大群众争当“法律明白人”,将“法律明白人”纳入小区志愿者队伍管理,协助配合基层网格单位在小区内开展法治宣传及基层治理工作;每月定期对小区内可能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和涉稳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排查和研判,做到范围广、程度深、措施细、不留死角,形成党员融入、群众聚力、政法干警共促发展的工作合力。

  此外,该小区还组建法治服务志愿者队伍、纠纷调解队、援法议事工作队,参与小区治理。其中,法治服务志愿者队伍,以公、检、法、司离退休人员和熟悉法律法规的业主为主,根据小区内群众法治需求,为大家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服务;纠纷调解队主要负责排查化解小区内的矛盾纠纷工作;援法议事工作队坚持“群众事群众议”,重点负责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小区治理法治氛围。


  线上+线下,激发法治小区整体效能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此,大禹加州湾小区以“线上+线下”方式,更高效地解答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化解各种矛盾纠纷。

  据了解,该小区以线上方式,通过电话回访和大禹业主法律咨询服务群,已累计解答相关法律问题40余次。其中,大禹加州湾业主法律服务站利用成员熟悉小区环境等优势,承担了该小区在法治宣传、法律咨询、调解矛盾纠纷等方面各项工作任务,切实有效地化解了居民群众的各种矛盾纠纷,解决了小区治理力量不足等问题。

  在线下,“法治小区”建设聚焦小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居民可通过预约到法律服务站和小区定期开展的法治宣传活动现场进行法律咨询等活动。目前,大禹加州湾业主法律服务站工作人员帮助小区业主解决了多年未解决的房屋产权问题,调处化解了因房屋瓦片刮风移位导致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矛盾,累计解答相关法律问题130余人次。大禹加州湾小区用法治资源和法治力量助力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构建起了法律咨询全方位服务体系,铁西区法学会等部门积极引导小区内各类主体依法参与小区共建,形成了以居民为核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联动治理共同体。

  此外,大禹加州湾小区法律服务站还通过对各类矛盾纠纷进行排摸、分析、研判,梳理出仍存在风险的涉家庭婚恋、邻里类矛盾纠纷,以家庭走访、电话回访等形式开展工作,回访率达到100%。通过回访行动,法律服务站工作人员进一步做到对小区矛盾纠纷“心中有数、应对有策”,最大限度预防因各类矛盾纠纷引发的重大、个人极端案事件发生。

  “我们将法治资源、法治力量引入小区治理,将小区管理和服务的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通过抓试点、抓先行,营造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浓厚氛围,以‘微管理’撬动基层‘大治理’。”铁西区法学会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