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言献策,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马一德代表:推动企业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本报讯(记者李卓谦 见习记者张若楠)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建议,进一步推动企业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更好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近年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融入基层社区治理已经成为共识,但在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难点,如部分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不高;缺乏政策引导,企业难以融入社区治理;许多企业无力长期投入,难以形成标杆项目等。对此,马一德建议,加强动员引导,鼓励企业与社区形成互动,采取措施激励企业主动入局。一方面,要继续动员不同主体,强调企业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是基本的社会责任,健全社区治理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与企业切身利益相关的激励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表彰优秀企业等途径,给予参与社区治理企业科学、公正的反馈,保障相关企业获得应有收益,实现多方共赢。

  此外,马一德还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企业参与社会治理提供配套制度保障。搭建多元协商合作平台,畅通企业参与社区共治渠道。通过推动社区议事协商,健全完善城乡社区协商机制,逐步形成制度健全、多方参与、形式灵活的社区协商工作格局。同时严格把控企业服务能力,推广普及标杆示范,在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基础上,优先考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严格甄选参与社区治理的企业,明确参与社区治理企业应具备的营业资质和服务属性。


贾晓亮代表:加强网络账号黑灰产业链源头治理


  本报讯(记者庄德通)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局网络警察分局副局长、三级高级警长贾晓亮结合自身多年工作心得,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强网络账号黑灰产业链源头治理的建议》。

  他介绍,2019年以来,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深入推进“净网”专项行动,持续加大对网络账号黑色产业链的打击整治力度,取得积极成效。在高压严打态势下,黑卡、黑号数量虽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尚未完全杜绝,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电信运营商下级合作点准入门槛低、开卡权限下放随意、对购卡企业资质审核不严等问题较为突出;网络账号注册资料审核不严格、异常账号封控不及时、违规账号核验不全面等问题较为突出;当前,我国尚无对手机卡及网络账号转让的禁止性规定,导致在实践中因缺少判定依据影响行政处罚和惩戒手段的介入与效力释放。

  针对上述问题,贾晓亮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加大对手机卡开户、转卡环节的监管力度,建议相关部门引导电信运营商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做好风险防范;加强对网络账号注册应用的规范管理,建议相关部门督导网络服务提供商严格落实网络账号实名制,收紧异常账号的解封核验条件,引导扶持网络服务提供商强化技防建设等;行业主管部门尽快制定出台手机卡和网络账号注册、销售和转让相关的法律规范和禁止性规定,为基层执法实践提供法律依据;进一步加强对电信运营商工作人员、运营商外包快递员等电信企业关联人员和重点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其守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杨蓉代表:规范新兴业态治理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本报讯(记者汤瑜)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三桥派出所副所长杨蓉提出规范新兴业态治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建议。

  近年来,电竞酒店、密室逃脱、点播影院、盲盒销售等新兴业态日益受到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广大消费者追捧,但其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及治理漏洞也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公共利益。杨蓉认为,新兴业态领域中,在未成年人保护的监督管理方面面临难题,如行业归属不清晰、行业规范不健全、法律规定不明确等。“电竞酒店、网约房、点播影院这些新兴行业给未成年人带来的风险和伤害具有紧迫性,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各界对新兴行业治理工作的关注度还不够。”

  杨蓉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对不适宜未成年人的活动场所,在设置和服务上作出了严格的限制性规定。研判新兴业态场所是否属于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关键看是否符合未成年人的利益,是否有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杨蓉建议,立法机关应明确将电竞酒店、剧本杀、点播影院等列为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的适用范围,既实现对未成年人群体的特殊、优先保护,又帮促新兴业态产业依法繁荣发展。同时,建议由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协调确定电竞酒店等新兴业态的行业归属和主管部门,加强治理和监管,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合力。


聂鑫委员:完善城市街道基层民主机制


  本报讯(记者任文岱)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聂鑫提出完善街道基层民主机制的提案,建议完善街道层面直接有效的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机制。

  聂鑫认为,在农村地区,乡(镇)是最基层的一级政府,在城市地区,街道办事处是最基层的政府组织,街道办事处虽然与乡镇政府级别类似,但其法律地位不同。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的区人民政府或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没有独立的民事行政主体地位,但其实际上承担着乡镇一级的政府职能,履行着管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职权。因此,要推动城市基层人民民主建设,完善街道基层民主机制。

  聂鑫建议,完善街道人大工委制度,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赋予街道人大工委明确的决策、管理与监督职权;健全街道人大工委的组织机构,充实人员配备,设置独立办公室以保障其日常运行;大力提升区(市)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拓展人大代表了解民意的渠道。

  此外,对于最近几年部分地区推行的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聂鑫认为,这是制度上的创新,民主协商关系地方民生的重大事项,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有利于“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的实现,保障和支持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他建议总结经验,完善相关机制,健全议政代表会这一协商民主的新平台,充分发挥“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精神,把基层协商民主落到实处。


李迎新委员:关注疫情防控新阶段少年儿童心理健康


  本报讯(记者任文岱)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迎新提出,应对疫情防控新阶段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持续关心关注,并加强监测预警。

  李迎新认为,疫情期间,我国制定了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疏导工作方案,学校也加强了心理健康工作,但进入疫情防控新阶段,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面临新旧问题交织的挑战,疫情造成的一些心理问题短期内不会自然消失,复课又带来“开学综合征”,可能加剧原有问题。需要关注少年儿童面临的在情绪、自我和行为方面的三大障碍。

  李迎新介绍,当前少年儿童焦虑、抑郁增多,且呈低龄化趋势。个别家长、教师对儿童心理问题认识不足,导致儿童心理问题被误判、误诊,未来罹患精神疾病、自伤自杀的风险增加,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李迎新建议,要完善预防、治疗、康复机制,全面促进一体化儿童心理健康服务。应针对儿童焦虑、抑郁症等制定筛查方案,建立定期筛查机制,尽早发现高风险儿童,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和及时干预。充分调动群团组织、社会资源,切实提升“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心理服务能力,构建儿童心理健康公益服务体系。此外,还应加大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督导,针对疫情防控新阶段各年龄段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开展专项培训。加快建设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立完善学生动态心理健康档案。

  家庭的心理抚养同样重要,李迎新建议,应利用“家校课堂”等开展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尤其是在农村偏远地区,要大力提升家长对孩子异常情绪、行为的敏感性,提高对精神障碍的识别能力和就医意识。在全社会层面营造重视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提升民众心理健康素养,塑造积极的社会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