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县级法学会会长的31年
“我不是主心骨,只是牵头人”
——一个县级法学会会长的31年
2023年1月14日。安徽阜南。细雨迷蒙,天气阴冷,路面湿滑。
前往采访地点的路上,记者看到一位老人,一手打伞,一手拎着袋子,颤悠悠地走在湿滑的街面上,他努力控制身体的平衡,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
走近了一看,原来是31年前牵头成立安徽省阜南县法学会的齐宗海。而上述场景,在过去的19年出现过无数次。
今年元旦,安徽省阜南县法学会会长齐宗海给老伴发微信说,他2022年有“六大喜两大灾”。“六大喜”指2022年“五老法治诊所”获得包括由中国关工委、中央政法委、司法部、共青团中央、中国法学会联合颁发的“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集体”在内的六项荣誉,“两大灾”指他个人遭遇车祸和感染新冠病毒。
这位今年81岁的老人,去年10月经历了一场严重的车祸,断了9根肋骨;12月,他和“五老法治诊所”其他几位老人都感染了新冠病毒。
阜南县“五老法治诊所”的“接待登记本”上针对遭遇交通事故前来咨询的群众提供的处理意见是:先进行伤情鉴定,后起诉。但齐宗海自己遇到的这起交通事故,他没有要求负全责的肇事司机赔偿。住院7天,在家休养13天后,他又到“五老法治诊所”正常值班。
20世纪60年代,从小立志学医的齐宗海,中学毕业后考入原安徽医学院(后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大学毕业后,进入阜南县人民医院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后被调至县公安局当法医,先后担任县公安局刑警队队长、副局长,县委政法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退休后,又继续在阜南县法学会工作至今。
今年,是齐宗海在阜南县法学会工作的第19个年头。19年,一个人坚持免费为群众普法容易,带领一群退休老人坚持为群众普法,不容易。几位老人说,“五老法治诊所”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集体荣誉和观念的整体,齐宗海是其中的“主心骨”“粘合剂”“带头人”。但齐宗海自己说,“我不是主心骨,只是牵头人”。
不管是31年前阜南县法学会的成立,还是19年前阜南县法学会恢复工作,齐宗海确实都是“牵头人”。
1992年6月,时任阜南县委政法委书记的齐宗海,牵头阜南县在阜阳市率先成立法学会。2003年齐宗海退休后,联系阜南县公检法系统退休的刘品奎、李伯超、李世英、乔如济、李云爱、刘复尧等人商量恢复法学会工作。在“无编制、无经费、无办公场所”的情况下,2004年2月18日,几位老人自掏腰包在阜南县人民检察院旁租房恢复阜南县法学会工作,并于当年5月18日组织召开县法学会第二次会员大会。
阜南县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李云爱,就是在齐宗海的“鼓动”下,退休后参与阜南县法学会的恢复筹建工作,并一直工作至今。李云爱和齐宗海同为阜阳第一中学校友,1979年从部队转业后分配到阜南县检察院负责刑事检察工作,下乡办案时常遇到在县公安局从事法医工作的齐宗海。一个是法医,一个是检察官,两人常配合工作,退休后,又在县法学会一起工作至今。
李云爱在阜南县法学会主要负责普法活动策划、普法宣传及内部刊物《阜南法学》的编撰工作,每季度出版一期,2004年至今,已出版了72期。直到2020年因为严重的心脏房颤昏迷送医抢救,李云爱才将工作交给李锋负责。
19年来,参与阜南县法学会恢复工作的刘品奎、刘复尧、乔如济、李伯超四位老人已先后病逝。齐宗海至今还保留着19年前阜南县法学会恢复工作后出版的首期《阜南法学》。记者在这本已经泛黄的杂志上看到了他们的名字。
今年91岁的李世英,退休前是阜南县公安局政委,1992年阜南县法学会成立时,被阜南县法学会首届理事会选举为副会长。作为阜南县法学会恢复工作后的首批“元老”及“五老法治诊所”创始人之一,他在“五老法治诊所”工作15年,后因严重的耳聋无法继续工作,2019年从“五老法治诊所”岗位上“退休”。
齐宗海说自己是从小吃过苦的人,对钱看得不重,所以退休后也闲不住,想再为群众做点事,不计较报酬,也不计较回报。这位如今已有50年党龄的老党员、老政法干部,在经历严重车祸、刚刚“死里逃生”之后,想的还是“好好再活几年,好好再工作几年”。
这大概正是“五老法治诊所”所有老同志们一直坚守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