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伊犁边境管理支队大西沟边境派出所工作纪实
构建党建治理融合新模式 倾力打造旅游警务强品牌
新疆伊犁边境管理支队大西沟边境派出所辖区大西沟乡地处伊犁河谷最北端,下辖国家AAAA级风景区中华福寿山,吸引众多游客游玩。
近年来,随着辖区旅游业的高速发展,该所立足辖区经济发展大势,定位打造和谐平安景区,创新推出“一联、三员、一岗”党建治理融合模式,把党建引领融合落实到辖区景区治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做精做优旅游警务新战略。
“一联”共建筑堡垒
“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2月11日,由大西沟边境派出所牵头组建的福寿山警务区联合实战党小组正在辖区福寿山景区开展“党建引领聚共识”主题党日活动,这是大西沟边境派出所以党建工作为抓手,构筑点线面立体联动治安防控体系的一个缩影。
“我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易于集中、利于工作、警地搭配、优势互补’为建设思路,将党建工作融入警务工作中,进一步完善治安防控机制。”据大西沟边境派出所教导员赵伟介绍,派出所吸纳景区、村委会、驻地企业数十名党员成立福寿山警务区联合实战党小组,组建党员巡逻队,让党建成效在警务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联合实战党小组充分发挥景区内工作人员、商户等党员群众岗位固定、覆盖面全的优势,担负起一线信息搜集、游客帮扶助困、矛盾联合调处等警务辅助职责,将管理触角延伸至景区各个角落,初步构建起党群、警民联合共助的联防联控格局。
“三员”警务夯基础
福寿山景区范围宽广,客流量大,执法执勤任务繁重,而派出所投入的警力相对有限。
为此,该所按照“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思路,在联合实战党小组的基础上,赋予每名群众党员“维稳信息员、治安巡逻员、矛盾调解员”三大职能任务,架起警民“连心桥”,激活辖区治理的“神经末梢”,打通服务游客的最后“一米”,擦亮“旅游警务”新名片。
该党小组成员均是辖区威望高、人品好、经验足的群众党员,对本辖区情况较为了解,便于对症下药开展纠纷调处;对于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实时跟踪矛盾升级情况,及时发现各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联系民警介入,防止事态扩大。
自警务区联合实战党小组成立以来,已侦破各类违法案件15起,化解矛盾纠纷21起,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90%,游客对社会治安满意率提升到95%以上。
“一岗”服务不下线
“为群众排忧解难,就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警务区联合实战党小组建立党员先锋岗,在旅游咨询、查找失物、紧急救助等方面为游客和山区牧民提供最佳服务,当好平安景区的坚实“守护者”。
1月5日,大西沟乡突降大雪,部分路段交通受阻,4辆私家车被困风雪中,接到群众求助后,警务区党小组的数十名民警和群众立即组成应急救援小分队开展救援。经过2个多小时的营救,所有被困人员和车辆全部脱险,并由民警护送至安全路段。
一直以来,党小组把做精服务作为旅游警务提档升级的关键点,常态化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站”,及时为游客宣讲边境法规、民法典和防电信网络诈骗等法律知识,结合遇到的具体法律问题提供一对一法律援助,畅通游客的维权渠道,做到咨询服务“零距离”、救助服务“零差距”、提醒服务“零懈怠”、诚信服务“零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