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成效明显
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022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成效明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2022年,广大青年普法志愿者走进企业、社区、学校和广大农村,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宣传法律知识,服务法治实践,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由中国法学会、司法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2022年共组织117万余名志愿者,开展活动163万余场次,受众达2.72亿余人次。
北 京
2022年,北京市法学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重大主题开展了深入系统、有针对性的宣传解读,推动活动多点开花、有序开展,不断强化思想引领,凝聚社会共识,构筑精神力量。同时,围绕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相关法律法规,推出“迎接冬奥 法治同行”主题活动,“冬奥+普法”的全新活动获得了热烈的反响。活动中,北京市各级法学会挖掘特色资源,引导创作各类法治小品等体现时代特征、反映行业特色和较高水准的法治文艺作品,充分利用主流媒体资源以及各区新媒体对活动进行大力宣传报道,提高公众关注度,扩大活动覆盖面,提升普法质量和普法效率,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2022年共组织6000余名志愿者参与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开展线上线下普法活动1.1万余场次。
2022年9月,北京市东城区法学会组织志愿者深入各街道各社区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打击养老诈骗以案释法进社区”系列活动。
天 津
天津市“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紧紧围绕党中央和市委工作大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突出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宪法和民法典,以举办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系列活动为契机,加强互联网法律普法,强化校园普法主阵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不断夯实全面依法治市的群众基础。开展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加快打造法治建设先行区”为主题的论坛征文活动,组建“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课题组工作平台,刊发署名文章。开展2022全国互联网法律法规知识大赛、“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党内法规知识竞答等,持续推进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常态化,推出“一二三四”工作模式,着力打造十项服务措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2022年共有普法志愿者1.6万余人参与,举办活动1.1万余场次,普法受众达686万余人次。
2022年8月18日,天津市西青区法学会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开展“津彩假日”红领巾社区夏令营活动。
河 北
2022年,河北省法学会以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为抓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加强普法宣传,着力突出宪法、民法典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基层行活动,不断提高基层行活动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在“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重点法治宣传时间节点上,积极组织全省法学法律专家和工作者,制作普法宣传短视频、微动漫等,积极参加法治楹联作品征集活动。各市级法学会组织开展了“法治春联送祝福”法治文化下乡村活动,将法治文化与书法艺术相结合,通过为群众送“福”字和春联的方式,进行法治宣传,将法治理念送进基层、送进群众心中。2022年共发动普法志愿者2.1万余人,开展法治讲座1036场、普法宣传2508场,模拟法庭330场、法律服务5182场次、线上普法2.6万余场次,普法受众达343.54万人次。
2022年6月2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法学会联合县委政法委和县直有关部门在子龙广场举行2022年“法治文化基层行”暨深化平安建设、反有组织犯罪法、防范养老诈骗等集中宣传活动。
山 西
2022年,山西省法学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广泛学习宣传民法典,扎实推动“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高质量发展。建立山西省法学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课题组工作平台,组织法学专家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和研究阐释。结合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开展专题讲座、宪法宣誓、宪法文本赠送等宪法宣讲活动。组织开展“民法典宣传月”“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主题活动,广泛开展民法典宣传工作,通过编写民法典通俗读物、编发短视频等优质普法产品,打造民法典宣传长廊、推送法治公益广告等方式,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2022年共组织5.9万名青年普法志愿者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1.7万余场次,提供法律服务4.7万余次,开展线上普法宣传2.3万余场次,累计普法受众437万人次。
2022年6月9日,山西省左权县法学会联合县委政法委等活动成员单位组成“司法为民”便民服务团,深入左权县中晋冶金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为群众办法治实事 为企业解法律难题”主题活动。
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法学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有机纳入全面依法治区和“八五”普法总体框架,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工作。将乌兰牧骑的特殊优势与基层行活动有效融合起来,利用乌兰牧骑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法治宣传教育。首创“法润红石榴”普法品牌,以“法润昆都仑12348”普法云平台、主题党日等为载体,抓好领导干部党内法规学习。开展“一十百千”系列活动,围绕为企业办实事这一主题,组织10家律所,为100家企业进行法治体检,培训1000名企业法人,举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普法培训会。开办“蒙古包法律大讲堂”、开展“普法边疆行——走进那达慕”“法治那达慕——法治之花绽放盛夏草原”“草原上的普法先锋队”等普法宣传活动,促进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行为习惯。2022年共组织普法志愿者3.7万人,开展各类活动3.3万余场次,普法受众377万人次。
2022年6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法学会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在乌兰浩特市五一广场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及普法宣传活动,盟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盟法学会会长李洪才出席活动。
辽 宁
辽宁省法学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现有“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框架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成员单位之间的相互协作,发挥协同效应,将活动纳入对各市平安辽宁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与“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相结合,推动活动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法治辽宁建设。组织普法宣讲团成员定期走进街道(社区)的“法律服务站”“调解中心”,围绕反电信网络诈骗、老人赡养、反家庭暴力等群众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宣讲,引导基层群众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维护自身权益。发挥会员专业特长和社会影响力,设立个人特色普法调解工作室60余个,专注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化解。2022年共组织1.2万余名普法志愿者参与,举办法治讲座1875场,开展各类普法宣传5963场次,提供法律服务6244次,普法受众达到320万人次。
2022年10月21日,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法学会组织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和司法局的青年普法志愿者在卧龙农贸大集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暨法律服务进乡村活动。
吉 林
吉林省法学会把组织开展好“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纳入重要日程,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努力在提升基层行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以“支部学习+基层宣讲”的双模式,组织开展了“深入贯彻二十大 踔厉奋发新征程”学习宣讲活动9场次,受众1000余人。组织基层普法宣讲骨干力量,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走基层、宪法宣讲“六进”等活动。组织法律工作者以“百姓名嘴”、理论宣讲志愿者的身份深入重点企业开展宣讲活动。深入田间地头,以现场讲解、发放普法大礼包、以案释法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积极参与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构建工作。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宣传活动,给群众送上生动有趣的反诈课。2022年共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1.1万人,举办活动9949场次,普法受众人数227万余人次。
2022年8月26日,吉林省延吉市法学会长生社区法律专家咨询服务站联合建工卫生服务中心,为群众讲解妇女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黑龙江
黑龙江省法学会把“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作为推动法学会工作的重要抓手,发挥法学会组织优势、专业优势,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融会贯通到活动之中,引领市(地)县(区)两级法学会健全机制、创新载体、协同参与,形成法治宣传整体合力。组织13个市(地)125个县(区)法学会,以基层行活动为载体,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宪法宣传活动。哈尔滨市法学会联合哈尔滨商业大学共建市域社会治理中心,搭建市域社会治理研用一体化平台;佳木斯市法学会连续多年举办法治文艺节。2022年共组织普法志愿者2.6万余人,开展活动1.3万余场次,普法受众232万余人次。
2022年8月17日,黑龙江省富锦市法学会开展以“喜迎党的二十大 普法惠民筑平安”为主题的法治宣传进乡村文艺演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