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两岸法学法律界交流合作 共同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进程

加强两岸法学法律界交流合作 共同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进程

——两岸法律实务研讨会综述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的战略部署对两岸关系发展、祖国统一进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近期,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以下简称“海研会”)在北京举办两岸法律实务研讨会,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海研会会长张鸣起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为做好新时代对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外来干涉和“台独”分裂,坚持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共同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进程。

  张鸣起希望两岸法学法律界同仁坚定“复兴有我、统一有我”,顺应历史大势,自觉投身民族复兴和祖国统一的伟大进程;坚持“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加强交流合作,持续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保持两岸法学法律交流“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深入专业协作,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


  两岸多领域法律实务与经验相融合

  此次研讨会上,围绕“律师视角下两岸法律实务与经验”这一议题,与会代表各抒己见。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峥表示,支持统一是两岸律师界、仲裁界的共同意愿。两岸仲裁制度同根同源,合作共赢才是民心所向。

  “体育行业多通过仲裁的形式解决争议,我国台湾地区尊重大陆的民事裁判及仲裁裁决。随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落地生效,即将成立的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必将在两岸体育纠纷中发挥重要作用。”台湾居民律师、北京虎诉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廖孟诚分享两岸体育运动员交流案例并表示,国务院台办联合国家体育总局2019年出台专门规定对两岸体育交流进行指导,积极创造条件让中国台湾运动员在大陆寻求舞台。两岸奥委会自1997年起持续举行例行交流会,两岸体育交流保持了良性沟通与互动,近期开始探讨电子竞技、数字游戏等新兴体育议题,期待更多体育项目开启深度交流。

  上海市新闵律师事务所台湾居民律师林家安在大陆执业多年,“在大陆执业对很多台湾律师来说是梦想,我算是相对幸运,在大陆执业的道路比较顺利。”他分享了不同类型的两岸继承案例以及执业心得,认为我国台湾地区关于继承顺位等细节的规定与大陆不尽相同,在案件处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争取当事人利益最大化。

  北京普然律师事务所主任姜俊禄介绍了我国台湾地区2020年施行的“劳动关系法”的制定背景、特点等,基本实现了劳资双方权利义务平衡。他表示,近年来两岸劳动法律问题交流频繁,相互借鉴是两岸融合重要表现,为劳资矛盾解决开辟了新路径。


  为台湾同胞大陆就业创业建言献策

  围绕“台湾同胞大陆就业创业相关法律问题”这一主题,与会专家建言献策。

  “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已经在路上,两岸一家亲、都是中国人。”中华“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促进会(台湾)秘书长、台湾居民律师沈杰认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工作生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与两岸政治互信、经贸交往和人员交流都有紧密联系。他建议更好更实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进一步完善落实居住证等具体措施,进一步放宽台湾律师在大陆执业代理案件的范围。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法务、台胞苏雍竣就美国新出台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对两岸半导体产业人才的影响与应对进行了分析。该法意图对大陆半导体产业实施阻击与压制。但危机亦是转机,美国的技术封锁和产品断供,也给企业带来发展新方向,更为两岸半导体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两岸应统筹协调各自重点发展的优势项目,继续深化半导体企业合作,打造产业链、供应链合作项目;促进两岸半导体人才交流,强化官方、企业、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等多方作用,加强对台湾青年在大陆就业政策的宣传;深化半导体学科建设,针对半导体产业特定法律问题培养专业法律人才。

  上海天尚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詹德强列举2020年以来中央和各地出台的多项台企支持政策,并建议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各地出台的惠台政策应进一步明确台企适用范围,并做好政策解释沟通工作,以增强台企信心,更好保障台企发展。

  近年来,大陆不断推出和完善惠台措施,越来越多台湾青年选择在大陆创业和就业。上海市金茂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施君表示,台湾青年对大陆的法律法规和商业习惯不甚熟悉,创业过程中会面临公司内部治理、人力资源、财务运行、合同管理、互联网创业、知识产权等诸多法律风险。应举办更多创业法律论坛或培训班对台湾青年进行法律辅导,帮助台湾青年克服“水土不服”现象;应建立更多涉台仲裁机构,健全涉台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达成各方当事人利益的共赢。

  福建是台湾青年来大陆发展的首选地和主要聚集地。截至2021年10月底,来闽实习就业创业台湾青年累计近4万人。如何让台湾青年“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福建省涉台法律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郑清贤建议,进一步完善促进闽台融合发展协调机制及联络员制度,争取允许福建对台先行先试的立法授权,加快完善涉台法律法规,加大社会公共政策创新力度,编印台湾青年在闽就业创业相关政策汇编等,努力将福建真正打造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北京合弘威宇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巍、北京市帅和律师事务所主任沈腾主持专题讨论,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冯霞对发言进行了点评。